从鲁比奥的无奈看美国,真的跟不上了
从鲁比奥的无奈看美国慌了,真的跟不上了。
昨天,一女记者问鲁比奥:“如果美国跟中国开战,能打赢吗?”
鲁比奥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表示:“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让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取胜。
女记者再说:“但很明显,基于眼前的现实,中国人认为自己能赢。”
鲁比奥对此显得很无奈,他表示:“这就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当鲁比奥面对记者追问时闪躲的眼神,暴露出美国统治阶层的集体焦虑。这种焦虑源自一个残酷现实:在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三大核心领域——工农业基础、军事人力资源、常规武器体系跟比上中国,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在面对中国实力崛起时的心虚。事实上,如今美国的硬实力在多个关键领域已经跟不上中国。
首先,从战争的物质基础——工农业来看,中国的实力堪称雄厚。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2022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总量近乎为美国的两倍 ,占全球工业生产总量的31.2%,而美国仅占16.3% 。
即便没有美国西方盟国,中国依然能够维持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在制造业领域,中国规模连续10多年居全球首位,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6.8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4.7万亿美元,连续14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这种量级差距正在引发质变。美国制造业从业者仅占劳动力8%,而中国蓝领工人规模达到2.2亿,是北约国家总和的三倍。在深圳华强北,30分钟就能配齐智能手机全产业链零件;在长三角,任何工业品都能找到三套备用供应链。这种恐怖的生产弹性,使得中国战时产能转化效率可达美国的5-7倍。
反观美国,却在诸多方面依赖中国零部件。美国市场研究公司指出中国掌控全球近90%的商用无人机市场并制造大部分关键硬件,美国的无人机制造商严重依赖中国部件,若没有中国零部件甚至无法生产无人机,就连五角大楼的“复制者计划”都因中国出口管制措施面临延期。美国在相关制造业基础设施方面已落后多年,长期依赖中国产零部件使得其在这一领域被中国远远甩在身后。
其次,在人员素质方面,中国军事人员、后备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也明显高于美国。中国拥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在教育普及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近年来,中国高校不断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在科研领域,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一些关键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
所以,中国军事体系拥有230万现役军人、2000万预备役、800万民兵构成的立体化武装力量,辅以每年800万理工科毕业生形成的技术预备队。甚至,火箭军操作员需经5年专业培训。
相比之下,美国现役军人中肥胖率超过20%,2022年陆军征兵缺口达25%,海军核潜艇部队长期面临工程师荒。美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导致不同阶层接受教育程度差异大,难以形成像中国这样庞大且高质量的人才储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军事和工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常规军事实力上,中国也已实现超越。在航空领域,中国的六代机研发正在稳步推进,歼 - 20、歼 - 35等五代机技术先进,其隐身性能、航电系统以及机动性等方面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更是让中国在战略打击能力上占据优势,这种速度极快、难以拦截的导弹使中国拥有了更强的战略威慑力。055驱逐舰技术领先,其强大的防空、反海、反潜能力在全球驱逐舰中名列前茅,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重要保障。反舰弹道导弹技术让中国在应对海上威胁时有了更有力的手段,能够对敌方大型舰艇进行精准打击。领先的两代的预警机技术的发展也让中国军队在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上大幅提升,能够提前发现目标,为作战指挥提供有力支持。这些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让中国常规军事潜力已经超越美国,美国只不过靠庞大过时装备在狐假虎威罢了。
美国在面对中国硬实力的快速发展时,已逐渐力不从心。当鲁比奥说出"让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取胜"时,暴露出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失调。无论是工农业基础、人员素质还是常规军事实力,中国都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未来,随着中国持续发展,这种差距或许还会进一步拉大。文明的代替即将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