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中国海警执法?日本倒打一耙,战机直奔钓鱼岛
5月3日,日本上演了一场“贼喊捉贼”的闹剧。日本防卫省声称中国海警直升机“侵犯日本领空”,并紧急出动两架F-15J/DJ战斗机飞赴钓鱼岛空域。然而,事实真相是:日本一架民用飞机当天非法闯入中国钓鱼岛领空,中国海警舰艇依法起飞直-9直升机警告驱离。日本不仅无视自身挑衅行为,反而倒打一耙,试图通过军事力量施压,阻挠中国合法维权行动。
这种颠倒黑白的操作,暴露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惯用伎俩——先以民用船只或飞机试探中国底线,再借机炒作“中国威胁”,为军事介入制造借口。而日本自卫队战机火速升空,更凸显其试图用武力威慑中国海警执法的野心。
二、日本的“钓鱼岛布局”:从海上到空中的全面挑衅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绝非偶然,而是长期系统性布局的结果。
海上力量的“前哨战”
日本海上保安厅以距离钓鱼岛仅170公里的石垣岛为据点,部署了包括6000吨级巡逻舰在内的大批执法船,并采用轮换方式维持常态化巡航,试图以数量优势压制中国海警。过去,日本巡逻舰在吨位和规模上曾领先中国,但随着中国海警力量的快速发展,日本已被彻底甩开。
空中威慑的“双保险”
日本在琉球群岛部署了远程警戒雷达和E-2C/D预警机,构建了对东海空域的严密监控网。而那霸基地的50余架F-15J/DJ战斗机更是其“西南防线”的核心,凭借10分钟即可飞抵钓鱼岛的地理优势,频繁对中国海空力量进行骚扰。日本自卫队甚至被戏称为“御用摄影师”,因其常以“跟踪拍摄”解放军军机为名行挑衅之实。
美日同盟的“撑腰”
日本敢如此肆无忌惮,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支持。《美日安保条约》被其曲解为“适用于钓鱼岛”,而美国近年来更公开为其站台。这种“狐假虎威”的策略,让日本在挑衅时愈发有恃无恐。
三、中国反制:从海警到解放军的多维威慑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已形成“执法+军事”的立体反制体系。
海警执法常态化
中国海警自2012年起实现钓鱼岛巡航常态化,2023年巡航天数超过350天,2024年更可能实现“全年无休”。直-9直升机的首次实战驱离,标志着中国海警从单一舰船执法向“海空协同”升级,直接打破了日本对钓鱼岛空域的“单边控制”幻想。
解放军制空权的绝对掌控
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建立,让中国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歼-10S、歼-20等先进战机频繁亮相,配合预警机和舰艇编队,形成对日本F-15J的压倒性优势。正如加拿大媒体披露,解放军曾用歼-10S驱离其反潜巡逻机,而歼-20的部署更让日本所谓“空中优势”沦为笑谈。
外交与法律的强力回击
中国国防部、外交部、海警局同日发声,严正驳斥日本谎言,强调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并警告日方“停止挑衅”。这种多部门联动的高效反应,既彰显主权立场,也通过国际舆论场揭露日本的非法行径。
四、日本的“战略困境”:野心与实力的失衡日本的挑衅本质上是其地缘焦虑的体现。
1. “垂死挣扎”的右翼势力
日本右翼政客频繁派船侵扰钓鱼岛,实则是因其实际控制力丧失后的不甘。中国海警的碾压式实力(船只数量和质量远超日本海保厅)已让日方行动沦为“象征性表演”,除了制造舆论噱头,毫无实质意义。
2. 中美博弈下的“棋子”命运
日本一面假意对华示好(如经济代表团访华),一面紧随美国遏华战略,这种“两面派”作风注定难以得逞。中方早已明确:领土主权问题不容交易,日方若不能停止挑衅,所谓“关系回暖”只能是空中楼阁。
日本在钓鱼岛的每一次挑衅,都在加速暴露其色厉内荏的本质。从海警的常态化巡航到解放军的制空权掌控,中国已用行动证明:任何侵犯主权的行径都将遭到坚决反制。正如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所言:“中方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日本若继续玩火,终将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