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业绩好但没被炒高的股票?这5把筛子让我少走5年弯路
财经
05-04
阅读:129
评论:0
第一把筛子:剔除垃ji股,守住安全底线
股市里90%的陷阱,都藏在“看起来便宜”的垃ji股里。
•审计意见不干净的不要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报,大概率是财务造假的前奏 。
•避开“ST家族”:连续亏损、大股东减持的股票,再便宜都是火中取栗 。
•负债率高直接拉黑:高负债=定时炸弹,看看地产股的血泪史就懂了 。
血的教训:之前某新能源概念股PE只有8倍,但负债率78%,股价腰斩前有多少人以为自己捡了便宜?
第二把筛子:用3个财务指标画出安全边际
真正的价值洼地,藏在数字的褶皱里。
1.PE<20且peg<1< strong>:市盈率低于行业均值,且增速能跑赢估值(PEG=PE/净利润增长率) 。
案例:某医疗器械龙头,PE 18倍+净利润年增25%,半年后机构抢筹股价翻倍。
2.ROE连续5年>15%:巴菲特指标,说明公司是真赚钱而不是靠财务技巧 。
3.经营现金流>净利润:账上现金比利润更真实,防止踩雷“纸上富贵” 。
反常识发现:很多消费股看似PE高,但稳定ROE+现金流,反而比低PE周期股更安全。
第三把筛子:在鱼多的地方撒网
选对池塘,钓到大鱼的概率翻倍。
•政策风口+低渗透率行业:比如2023年的充电桩(渗透率<30%),提前布局者吃到大肉 。 •避开机构超配赛道:白酒/新能源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60%的板块,八成已透支预期 。
•盯住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全球市占率超30%的工业母机企业,往往闷声发大财 。
行业轮动规律:资金从高估值流向低估值板块时,冷门行业的龙头最先启动。
第四把筛子:技术面锁定启动临界点
K线是会说话的,关键要听懂量价密码。
•周线级别MACD金叉+月线站上BOLL中轨:中长线资金进场的铁证 。
•成交量突然放大3倍且突破年线:参考2024年某半导体设备股,量价齐升后3个月涨200% 。
•股东人数连续3季度下降:筹码集中度越高,主力控盘迹象越明显。
量价悖论:底部放量滞涨可能是吸筹,高位缩量上涨往往是陷阱。
第五把筛子:用AI工具跑赢90%散户
别再手动翻财报,这些工具能让你效率提升10倍:
同花顺i问财:输入“PE<20、净利润增速>30%、机构持股<5%”,3秒筛出潜力股 。 Python量化选股:用EODHD API抓取全球数据,设置PEG<0.8的自动化策略 。 实战案例:某程序员用python筛出pe 12倍+外资持续加仓的建材股,吃到了困境反转的主升浪。 终极心法:在寂寞处埋伏,在喧嚣时离场
•逆向思维:当雪球讨论区日活低于1000时,可能是黄金买点;日活破万时,该考虑止盈 。
•仓位控制:单只股票不超过20%,留足3次补仓机会(参考金字塔加仓法) 。
•时间的朋友:某中药股横盘2年,期间ROE始终18%+,第3年产品提价直接翻倍 。
散户致命误区:总想买在最低点,却忘了“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股市里真正能穿越牛熊的,从来不是预测大师,而是那些懂得用系统对抗人性,用规则消解贪婪的“笨人”。
关注@爱炒股的小韭菜,解锁每日精彩内容!每天进步一点点,财富积累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