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千万不要处理受害者董袭莹规培医生啊
原本应该关注的是中日友好医院的违背医德医风的肖飞,实在没想到被一些不学无术的庸众一吆喝,作为受害者的董袭莹,反而成为了人们批评与议论的对象。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必须要为董袭莹说几句公道话。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董袭莹是受害者,而绝对不是施害者。
我希望不管是董袭莹的母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还是董袭莹所在的规培单位中日友好医院都应该明确的是,董袭莹在这一事件是受害者。
同时,我也看到,董袭莹不仅是肖飞停职事件中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了网络舆论的受害者。
为什么这么说?且让我来一一澄清网络上的谣言。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董袭莹在肖飞停职事件中是受害者呢?
肖飞在中日友好医院是胸外科的副主任医师,而董袭莹仅仅是中日友好医院的规培生。这明显是上下级不对等关系。
我们知道,在上下级不对等关系中的感情,下级往往是受害者,上级往往是施害者。这样一种不正常的关系,是很难产生相爱的男女情感关系的。特别是当下级在职场中有求于或依赖上级时,因担心在职场中遭遇不公平待遇,而被迫对来自上级的爱采取委曲求全的态度和策略。
对于被爱者来说,这种不正常权力关系中的爱,往往是不平等的。而爱一旦不平等,就与真爱无缘了。
所以在这一段关系中,必须明确的是董袭莹是受害者,肖飞是施害者。应该被谴责被批评被处罚的是肖飞,而绝对不能是受害者董袭莹。
要不然,有多少人将要被侮辱被霸凌而无法求助于人?
第二个问题,来自网络的对董袭莹这个受害者的霸凌,以及为什么董袭莹能进入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
显然董袭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是有瑕疵的。网络上对董袭莹肆无忌惮的批评,恰恰是以强凌弱,不敢或者说没有能力对肖飞说不,而只敢对明显是受害者的董袭莹批评。
这就是网友们常说的,在安全的情况下才是最勇敢的。
这么多人批评董袭莹毫发无伤,有的人文章很快就有10万加的阅读量,赚得是盆满钵满,留董袭莹这一个受害者被欺凌被无脑者伤害。
董袭莹念的本科学校是美国知名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
巴纳德学院作为七姐妹女子学院之一,也是最好的女子学院,没有之一。
七姐妹女子学院,是美国东北部的七所女校,与人们熟知的常春藤高校八兄弟是齐名的。区别在于,曾经七姐妹女子学院只招女生,而常春藤高校八兄弟只招收男生。
由此可见巴纳德学院不仅是名校,而且还是响当当的七姐妹女子学院之首。想要进这个巴纳德学院,在七姐妹女子学院中是最难的。
有人就奇怪了,为什么董袭莹能进?
董袭莹的家庭背景,恰恰可以让董袭莹有进入名校的可能。董袭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搞学术研究出身的,本身都是学霸。
学霸的孩子,智商一般较高,又有优良的家庭环境,聪明加自身努力,进入美国东北部七姐妹女子学院的顶级学院巴纳德学院学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根本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地方。
只有不学无术的人才会无脑质疑。不信去问问美国人,问一问Barnard College是不是美国女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好大学?
第三个问题,董袭莹的家庭背景是否深厚?
根据网络查询可知董袭莹父亲是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总经理,而母亲是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本质上这两个职位都是学术研究的管理岗位,根本不是什么重量级的官员,何来的家庭背景深厚?
一个建筑研究总院总经理,能有多大权力?而一个大学学院的副院长也仅仅只能管理这个学院的事,而且还是副职,这也算得上家庭背景深厚?
董袭莹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是学霸出身的家庭,作为研究学术的学霸,成为研究总院总经理或者大学研究院副院长,这太正常了,好不好?
所以,别再说什么董袭莹有深厚的家庭背景了,正确的说法是董袭莹是来自中产或中高产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学霸,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第四个问题,董袭莹的医学博士论文有没有问题?
目前来看,董袭莹的医学博士论文基本没有问题。董袭莹的医学博士论文是研究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的,所以涉及到了骨科。
在中日友好医院的规培实习中,本身是要轮岗的。轮岗到肖飞所在的胸外科完全没什么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了,重要的是医院要严格执行规培医生的轮岗制度,不能受权力干扰。
另外,有截图显示,董袭莹在论文中感谢了父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论文中感谢父母?不要说感谢父母,感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这本是论文的结束语,根本不影响论文的学术研究和结论,好不好?
最后,我要为医生说几句话。
现行的医生培养的时间,本身就是超时的,出于治病救人的目的,超时也有其一定的合理之处。
在美国,本身就是4+4的医生培养体系,毕业后是可以拿医学博士的。所不同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是,美国有入学考试。
北京协和医学院好像没有入学考试。这可能需要在今后的4+4医学博士中引入这一基本制度。
不过应该看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招生本身选的是排名靠前的名校生,对成绩是有要求的。如果说要优化这一制度的话,应该对有志于医学的名校本科毕业生安排入学考试,择优录取。
还是那句话,对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4+4临床医学试点班应该鼓励尝试。我们非常需要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这是时代潮流,也是科学发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最后,我希望无论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还是中日友好医院,都不要处理受害者董袭莹实习医生。医学院和医院内部可以批评,可以教育,但绝对不能处罚本身就是受害者的董袭莹。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