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扩大开放是双向奔赴

推荐 05-06 阅读:5 评论:0

近日,《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发布,聚焦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风险防控等,提出155项试点任务。

高质量生活性服务业是人们提升生活品质、享受便捷生活的重要支撑。我国服务业开放步履稳健,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分三批先后批准了北京等11个省市开展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北京为例,今年2月28日,工信部已向德国电信、西门子等13家全球知名企业发放了试点批复,其中有4家企业落户在北京,为北京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带来了积极助益。

服务业扩大开放,一方面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比如,前三批试点示范推出了科技、金融、电信等12个行业领域开放举措,培育了大型设备和运输工具融资租赁、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等多类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也为稳外资作出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933.3亿元人民币。

“提速加力”是此次《工作方案》的关键词。提速,不区分试点地区批次,将试点任务在符合条件的地区一体化推进;加力,除现有11个试点省市外,试点范围新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苏州9个城市。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在电信领域,提出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等试点任务;围绕过境免签、永久居留、支付便利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便利境外人才入出境与从业执业;在数据跨境流动、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重要业务领域,不断完善基础规范……《工作方案》中的一系列举措,将推动服务业实现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广大外资企业不但可以“进得来”,更能够发展好。

这是我国市场与外资企业的“双向奔赴”。资金、技术、人才在全球自由流动,是市场规律支配的商业行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源于超大规模人口优势形成的消费大市场,也得益于绿色转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发展新动能的澎湃涌现。在这片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沃土上,外资企业会做出理性和正确的选择。更多专业化、高端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供给,也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年 巍)

(中国经济网供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