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坚持不撤诉!"四川芬达"再次道歉求和解:给我们留口饭吃

推荐 05-04 阅读:130 评论:3

5月2日,网红"四川芬达"再次发布道歉声明,向歌手杨坤求和解。这对模仿杨坤走红的兄弟表示,愿意赔偿所有相关直播收益,恳请杨坤"给我们留口饭吃"。但杨坤方面态度坚决,早在4月24日就明确表示不会撤诉。这场持续数月的网络侵权纠纷,到底谁对谁错?

"四川芬达"二次道歉:我们只是模仿者

"四川芬达"在最新声明中说:"我们哥俩不是网络施暴者,只是您的模仿者而已。"他们解释,模仿杨坤纯粹是为了娱乐观众,从来没有诋毁的意思。视频中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只是为了节目效果,没想到会惹怒杨坤。

这对网红兄弟承认,确实有些视频尺度没把握好。他们现在很后悔,愿意把涉及杨坤的直播收益全部赔偿,还承诺会实名举报不良内容。说到动情处,他们甚至哽咽:"我们也不想像小丑一样在直播间装疯卖傻,但为了养家糊口没办法。"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道歉。早在4月11日,"四川芬达"就改过网名,表示要重新做人。但当时杨坤已经不相信他们的诚意了。

杨坤为何坚决不和解?

杨坤在4月24日的长文中说得很清楚。他并不反对模仿,自己也经常被模仿。但"四川芬达"的视频已经超出模仿范畴,变成赤裸裸的丑化和侮辱。更让杨坤生气的是,对方收到侵权提醒后不但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靠这个赚了不少钱。

杨坤的经纪人说,最开始他们只是要求平台删除侵权视频。但"四川芬达"一边道歉,一边继续发布新内容,还在直播中暗示自己被明星欺负。这种两面派做法彻底激怒了杨坤。

"如果今天我撤诉,明天他们会不会继续编排我?"杨坤在文中这样反问。他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娱乐事件,而是关乎网络暴力的原则问题。作为公众人物,他必须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也给其他被网暴的人做个榜样。

"四川芬达"的争议视频确实有些过火。他们不仅模仿杨坤的造型和"32场演唱会"的梗,还在直播背景板上P了《中国好声音》的LOGO,完全复制杨坤当年的导师造型。最让粉丝不满的是,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极其夸张,把杨坤塑造成一个滑稽的小丑形象。

法律专家表示,模仿明星本身不违法,但如果带有侮辱性质就可能构成侵权。特别是用明星形象牟利,更容易惹上官司。"四川芬达"靠模仿杨坤涨粉百万,直播打赏赚得盆满钵满,这才是杨坤坚持起诉的关键原因。

"四川芬达"在道歉中提到,他们做网红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这话不假,现在很多草根网红都靠模仿明星吃饭。但问题在于,当模仿变成恶搞,娱乐变成伤害,就触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杨坤的律师透露,这场诉讼不是为了钱,而是要明确一个界限:网络创作不能以伤害他人为代价。如果胜诉,所有赔偿金将捐给反网络暴力公益组织。

这起事件给所有网红提了个醒: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没有底线。靠模仿明星走红可以理解,但如果为了博眼球越界,迟早要付出代价。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网络法规越来越完善,这种打擦边球的内容会越来越难生存。真正能做长久的,还是那些有创意、有正能量的原创内容。

结语

目前案件还在审理中。不管结果如何,这件事都已经给网络生态敲响警钟。明星的宽容不是纵容,网红的创意不该越界。希望经过这次风波,双方都能有所反思,网络环境也能更加清朗。

对于普通网友来说,看热闹的同时也要明白:娱乐不能没有底线,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