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被诅咒化成邪魔来报复人类,你有看过宫崎骏这部封神之作吗?
当象征自然意志的麒麟兽头颅被人类斩断,森林大面积被诅咒腐蚀,宫崎骏以最激烈的画面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冲突,这不是一部关于环保主题的童话故事,而是暴露出人类贪婪本性的史诗。
作为宫崎骏的“封神之作”,是吉卜力首部大规模使用CG技术的作品,但仍以144000张原画为核心,花费23亿日元打造出来的佳作,收获了201.8亿日元的票房。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幽灵公主》有何魅力?
故事非常简单,讲述的是人类与森林神灵之间的战争,男主阿席达卡作为其中的见证者,试图化解双方矛盾,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不断损害自然,森林神灵则以诅咒的方式化身为邪魔来报复人类。
20世纪90年代,宫崎骏深受当时全球环保运动的影响,内心就有创作《幽灵公主》的想法,他特地把故事背景设定在日本14-16世纪,那个时候正是社会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战乱频发,人类对大自然过度开发。
角色塑造
人物的复杂性在《幽灵公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幻姬,它既是破坏自然的作恶者,也是保护弱势群体的领导者,她教会了村庄里女性打造火炮的技术,想领导着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但她同时也是自然的破坏者,大肆砍伐深林,打杀动物。
还有男主阿席达卡与幽灵公主珊,阿席达卡作为这场战争冲突的旁观者和调解者,他试图理解双方立场,化解双方矛盾,而诅咒的痛苦就是,作为调解者所付出的代价。
幽灵公主珊,被人类抛弃而受狼神养大,她对人类充满仇恨,却与阿席达卡相遇而保留了一丝缓和的余地,两人不同的看法,这也导致其中的矛盾和挣扎,最后尽管化敌为友,但二人并未放下心中的执念,因此该结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圆满,也正因如此,两人在我们眼里更有实感。
批判?
人与动物因生存资源的矛盾冲突,宫崎骏以战争和杀戮的方式,直观的展现给我们观众,这也导致部分人认为《幽灵公主》血腥暴力因素过多,背离了宫崎骏以往的风格;以及电影中对女性独立自主的强势形象,有辱日本男性地位。
所以人与自然该如何调节?工业化与保护环境两者的对立又该如何解决?人类与动物又该如何和谐相处?宫崎骏并没有试图给我们灌输他自己的理念,也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当然,这也是宫崎骏惯用的手段,把这些问题留给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