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战略物资级别的草,被美国绑架16年!至今还在大量进口

推荐 05-06 阅读:3 评论:0

有一种草本植物,用处可太大了,不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还是反刍动物饲料的核心成分,其根系可以深入地下15米,具有固氮作用,每亩年固氮量,相当于减少300-400公斤化肥使用。

它就是苜蓿。而且苜蓿直接可以影响牛奶品质,奶牛日粮中添加优质苜蓿可提升产奶量15%—20%,乳蛋白含量提高0.3个百分点。苜蓿提取物还可以治疗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

所以说,苜蓿这个草本植物在重要时期,甚至可以作为战略物资级别的草,它和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我国在种植苜蓿方面被美国“绑架”16年,至今还在大量进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苜蓿这样的传统饲草,竟然还要依靠进口,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乳业安全倒逼苜蓿需求爆发

千禧年过后,中国乳制品市场快速扩张,奶源竞争激烈。这也造成了部分奶农和中间商,为了降低成本获取私利,虚构蛋白质检测值,在鲜奶中掺水和三聚氰胺,甚至某些品牌的三聚氰胺含量高达66%。

行业乱象愈演愈烈,直到2007年至2008年爆发。当时三鹿集团陆陆续续收到消费者投诉,称婴儿食用奶粉后出现尿液异常情况。

后来相关投诉越来越多,三鹿集团自查发现,16批婴幼儿奶粉中15批次含有三聚氰胺。事情越闹越大,越来越多的婴儿出现健康问题,许多企业在抽检中显示不合格。这次事件波及30万婴幼儿,引发了全国恐慌。

国家启动一级食品安全事故响应,免费救治儿童召回问题奶粉,派驻1400个工作组进驻乳制品企业监督。次年通过颁布了《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四个最严”原则。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国内乳制品企业通过自建牧场,全产业链管控实现了食品安全目标。然而当年该事件的影响广泛,08年之后,我国乳业改革,并且提高乳制品食品质量,要求在奶牛饲料中优质粗饲料比例从15%提升至30%以上。

正因此,苜蓿作为牛羊类最好的饲料,松软可口,营养物质是最丰富的高档牧草成为了我国乳业的刚需。

乳业安全倒逼苜蓿需求量爆发,然而我国当时的苜蓿年产量仅仅能满足零星需求,而当时美国已经凭借规模化种植,可以迅速填补缺口。至2022年,中国苜蓿进口量飙升至207万吨,14年间增长超过100倍。

哪有人就疑惑了,2008年时我国苜蓿产量不够,加大产量不就行了,为什么要一直依赖美国呢?

当然不想依赖进口,但是咱们苜蓿种子现在还在被“卡脖子”,想种苜蓿?连优质种子都没搞到手,怎么种呢?

现在我国紫花苜蓿种子80%依赖进口,美国品种抗倒春寒能力显著优于国产。甘肃某地检测显示,进口种子可以每年收割4茬,但是国产种子仅可以收3茬,且最后一茬冻损率达30%。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过后,美国资本敏锐嗅到了商机。要知道加利福尼亚州的阳光,亚利桑那州的均匀降水量,使得当地苜蓿一年可收割9次,单产比中国北方高出40%。

而且美国苜蓿种植早早实现了机械化,加州农场主单人可管理3000亩,亩均成本120美元。而彼时,我国小农规模种植苜蓿依赖工人,成本算下来每亩达250美元。

此外,我国加工技术目前还比较落后,美国脱水设备已经可以精准控制苜蓿水分至15%以下。此外,我国主粮耕地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牧草用地,可以规模化种植苜蓿的耕地并不足。

如何突围?

美国苜蓿的60%用于中国加工出口高端乳制品,美国出原料,中国加工,然后在全球销售。不光在我国,美国苜蓿产量占据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基本上多过对其形成了单边依赖,

而且,苜蓿这玩意儿,可以找的替代国家也很少,西班牙和阿根廷等国虽然也产优质苜蓿,但是占比少,而且运输成本太高,根本不划算。

这些年,其实我国也在种植苜蓿领域进行突围尝试,希望拜托依赖美国进口。我国通过盐碱地改良,例如在吉林白城亩产800公斤,又进行政策补贴,提高了某些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将自给率提升了不少。

困境倒逼变革!2012年开始,“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启动,中央财政每年投入6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建设。数据显示,该政策已经催生十大种植基地,国产优质苜蓿自给率持续攀升。

在山东东营10万亩试验田中,耐盐碱品种实现年产干草15万吨。宁夏企业将苜蓿加工为颗粒,蛋白粉,附加值提升不少。

而且不分头部乳业企业,也开始专注于建立产业苜蓿基地,完善全产业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进口依赖。

不过,尽管国产苜蓿产量凑够2017年288万吨增至2021年的422吨,但高端需求还是没有摆脱依赖进口。深层矛盾在于,我国原有的耕地布局难以一时间改变,牧草用地依然相较于主粮更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

还有就是乳业本身已经依赖于进口苜蓿,难以短期内对国产苜蓿产生信任,国产苜蓿如何建立口碑,是需要继续努力的问题。

除了在国内持续推进产量之外,为了分散风险,我国也积极加强全球布局,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成苜蓿种植基地,利用地缘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谁也没有想到,一杯牛奶的醇香背后,隐藏着一场持续多年的竞争。从2008年印发的乳业改革,再到当下国产苜蓿艰难突围,一株看似普通的牧草苜蓿,和大国博弈紧紧交织在一起!

目前,这场有关于苜蓿的突围还在进行中,假以时日我们中能实现自产自足的局面,摆脱依赖!

参考资料:亚盛集团:苜蓿草为公司主导产业,近几年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金融界

网友评论

大地守望者

坚守大地,守护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见证乡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