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坊前实验小学举行“课题进课堂”区级研讨活动

教育 05-06 阅读:1 评论:0
春意盎然教研忙 深耕课堂探良方

四月芳菲醉,教研意正浓。当春风在枝头缀满新绿,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的教师们正以教研为笔,以课堂为卷,书写课堂教学探索的新篇章。

为推进学校“十四五”课题建设,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落实课题进课堂的实践研究策略。2025年4月29日下午,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举行“指向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变革”的“课题进课堂”区级研讨活动。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杜文彬博士、人文学院冉华副教授参加本次活动。

会场一

精彩课堂

在董莎莎老师的心理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学遐想时光邮局”剧本杀正在精彩上演。这堂心理课以沉浸式的校园剧情为核心,学生们纷纷化身剧本中的角色,通过抽取学科挑战卡、拼凑中学地图等环节,深入体验主角林小峰小学六年的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深度解锁积极心理品质,逐渐变得自信而积极,满怀期待地面向中学生活。

宋汶岳老师执教的语文课《田忌赛马》富有创意。宋老师通过语文阅读结合数学逻辑,展现了跨学科教学的魅力。课堂上宋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赛马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本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

张兵硕老师执教的旧物义卖英语课,融多元活动与教评一体,把实际情景与语用相结合。课堂上知识的拓展、文化的渗透、思维的提升以及学生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提升。

专家点评

三堂精彩纷呈的课结束后,杜文彬博士给予高度肯定。杜博士认为三门课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进行设计,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杜博士着重强调了课堂中主题意义的重要性,并提醒老师们应在学科育人的视角下,创设真实的语境并设计有匹配性、适切性和层次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最后提升到迁移创新的要求。

会场二

精彩课堂

焦凡喻老师的项目化英语课程以“Welcome to our school”为主题,注重真实情境驱动,以幼儿园参访为任务背景,引导学生化身校园导游,通过探究学校地点功能、制定参观路线及创作导览手册,结合自我评价与团队协作,培养问题解决与迁移应用能力,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朱英老师执教的数学课以"水是生命之源"为主题,通过数学统计、科学实验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调查我国及江苏水资源现状,分析家庭与校园用水数据,通过水龙头滴水、半开、全开三种不同状态下的水流量计算,量化浪费现象,最终制定节水方案,培养数据思维与环保意识。

专家点评

冉华副教授老师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过程实现了从以学科知识为主到以学生为本的转型,学生有产出,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很高。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制图、解读、预测等培养学生数据意识、核心素养,融入环保和伦理意识。在课堂中学生活动实现真合作,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社区。同时冉华老师提出改进建议:明确数学学科立场,清晰跨学科内容,明确跨学科内容,优化活动设计,完善评价量规。

本次“课题进课堂“研讨活动,既是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的“博览会”,亦是转变育人方式、促进课堂创新的“竞技场”。教师们以研促教,将科研命题转化为教学行为;专家精准把脉,通过典型课例的现场剖析,为前沿的教育理念找到了试验田;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深度对话,让优秀课堂经验完成了从实践样本到理论模型的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