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坐公交刷老年卡要求站着,涉事司机被停职

推荐 05-07 阅读:3 评论:0

老人乘车遇不公对待

5 月 5 日下午 3 时许,在广东肇庆,一位老人带着孙子来到 313 路公交车始发站乘车。老人刷老年卡后,准备和孙子一起就座。然而,司机却表示,老人要去的乐城距离近,无需坐下,要求老人站着。但老人还是让孙子先坐下,可司机不依不饶,再次要求孙子起身,把座位留给别人。无奈之下,老人和孙子只能站着,在长达约 10 分钟的车程里,直至下车都未再有座位。

拍摄者还原事件经过

拍摄者梁女士当时就在老人身后排队上车,她清晰地听到了司机与老人的对话。梁女士称,老人上车表明目的地为乐城后,司机立刻以距离近为由,拒绝老人就座。老人让孙子坐下后,司机再次干预,坚持让孙子让出座位。整个过程中,梁女士目睹老人和孩子无奈站着的场景,觉得司机的行为不合理,便将这一幕拍摄下来。

公交公司迅速核查处理

事件经网络传播后,引发广泛关注。5 月 6 日,肇庆市高要区智慧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经核实,当日涉事 313 路公交车司机,在车内存在空闲座位的情况下,未妥善安排老人及儿童就座。公司认为,司机的行为未能体现对特殊乘客群体的关怀,严重损害了乘客权益。目前,公司已对涉事司机作出停职处理,后续还将进行通报批评及扣减绩效。公司同时表示,将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争议性总结

此事件虽以公交公司道歉、处理涉事司机暂时告一段落,但却引发诸多争议。从司机角度看,或许存在对短途乘客占用座位资源的考量,但这绝不能成为不尊重老人和儿童的理由。公交公司虽及时处理,但也引发公众对日常管理和员工培训的质疑。而从公众视角出发,老年卡作为政府给予老年人的福利,享受正常乘车服务本无可非议。在公共资源使用与特殊群体关怀之间,如何平衡成为难题。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公交服务的一次审视,更是对社会公共道德与规则执行的一次深度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