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好心提醒,近期不要去日本旅游,结果想到有一大波人急眼了,说自己就要去。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那些藏得挺深的亲日分子,平时在人群里装得跟普通人没两样,聊起日本旅游只说樱花多好看、寿司多正宗,可一碰到国家提醒这类事,立马就按捺不住本性。 有网友就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明知日本针对中国人的治安事件高发,还硬杠“日本治安比国内好十倍”,甚至说“就算有熊也比某些地方安全”,全然忘了不久前还有中国游客在日本因为站铁轨拍网红照被列车撞身亡的事。 也不提7月份北海道海啸时,游客被困酒店只能靠零食泡面充饥的窘境,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样子,可不就是把“亲日”俩字写在脸上了。 他们心里早把对日本的偏爱凌驾于自身安全之上,国仇家恨的底线在“去日本打卡”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国家好心提醒反倒成了挡他们“朝圣”的绊脚石,急着反驳不过是想掩盖那点见不得光的心思。 第二种是那些国内外水军在里头搅浑水,这伙人的套路一眼就能看穿,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老掉牙的话:“以前去都没事”“就是故意制造恐慌”“旅游业要完了才这么说”,跟复读机似的在各个评论区刷存在感。 究其根本,还是日本旅游业太依赖中国游客的钱包,实在耗不起。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就达1.73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近30%,比日本全年国防预算还多出两成。 2025年上半年更夸张,虽然中国游客471.83万人次只排第二,但消费占比飙到35%,人均花1.56万元人民币,是韩国游客的2.3倍,东南亚游客的3.5倍。 东京新宿的奢侈品店,中国客人客单价是欧美游客的两倍,北海道高端滑雪场里中国人占了六成还多。 眼看10月到次年3月的“滑雪+枫叶”旺季要到,日本旅游业协会原本预估中国游客占比能破50%,能赚1.2万亿日元,结果国家一记提醒,直接断了他们的旺季现金流。 野村综研都算过,要是四季度中国游客少六成,日本单季度GDP得被拉低0.21个百分点,要知道三季度增速才0.4%,这等于一下抵消近一半增长。 这么大的经济利益摆在那,自然有人急着花钱雇水军造势。有舆情监测就发现,提醒发布后三天内,网上突然冒出来大量IP定位在日本或境外的账号,清一色复制粘贴相同言论,连错别字都一模一样,有的账号刚注册没几天,除了杠旅游提醒就没发过别的内容。 有些旅行社还在硬撑着卖含风险区的行程,销售嘴上说“不受影响”,背地里却偷偷找水军发帖“证明日本很安全”,毕竟中国游客要是真不来了,他们的团费收入就得打水漂。 这些水军根本不管什么安全风险,也不在乎什么国仇家恨,只要有钱拿,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危险说成安全,搅乱舆论让更多人放松警惕,他们好从中渔利。 其实旅行平台早有数据,原本计划四季度赴日的游客里,78%都改了国内游,15%转去了其他国家,只剩7%非要去,这7%里混杂着亲日分子和被水军忽悠的糊涂人。 可再看看那些急着反驳的言论,要么是无视熊袭击、遇袭案件的“洗地”,要么是翻来覆去的陈词滥调,连基本的安全常识都抛到脑后。 毕竟日本医院对没医保的外国患者,收费是本国国民的2-3倍,真要是在那边出点事,不光遭罪还得花大价钱,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些人越是急着跳脚反驳,越是把自己的真实面目暴露得明明白白,到底是揣着私心的亲日分子,还是拿了钱的水军,明眼人一看便知。




大晖
日本的军费都是去旅游的中国人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