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4月9日报道,上海一位父亲花2400万给儿子买婚房,3个月不到小两口就离婚,女方分走1500万!但父亲技高一筹,买房时留了一手,状告两人还钱!法院:女方应承担共同还债责任,以1500万为限! “这事你得跟我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父亲坐在沙发上,目光沉得像压住了千斤重石,终于问出了那个憋在心里许久的问题。 原来小刘几年前准备结婚,父亲为了给儿子撑底气,直接花了2400万为他们在上海买下一套婚房。那套房不仅代表着一家人的希望,也是父亲对小刘未来生活的一份笃定。 可没人想到,结婚不到3个月,小两口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 女方张某提出离婚,双方在协议中写得清清楚楚:房子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归男方小刘所有,但小刘需要支付女方1500万的补偿款。 而且最后钱给了,婚离了,但消息却瞒住了家里。 小刘不敢告诉父亲,一方面是怕父亲担心,另一方面是怕父亲责怪,毕竟婚房是父亲掏的钱,而自己婚姻才撑了不到一个季度。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三年后父亲偶然得知消息,随后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将儿子和前儿媳张某一起告上法庭。 原来,小刘当年买房时,父亲让他写下了欠条,怕的就是婚姻不能长久,女方分割财产的麻烦事。而现在,这道防线确实派上了用场。 父亲认为:既然房子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这笔“借款”也应是共同债务。女方离婚时拿走了1500万,那么理应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 但张某却坚决不认,她的态度也很明确:欠条是小刘婚前写的,与她无关,自己没有义务替前夫还钱,事情因此陷入僵局。 而法院经过审理后的态度也十分明确:只要这笔钱确实用于购房,且房子属于夫妻双方,那么共同承担是合理的。最终法院判决张某应承担偿还这笔债务的责任,但金额以她从离婚中获得的1500万为限。 事情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父亲这一招“老谋深算”的欠条,成功保住了自家资产,也让女方无法全身而退。一句“姜还是老的辣”,在此刻显得特别贴切。 那么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因为它戳中了现代婚姻中一个敏感点:婚姻时间短、财产分割却巨大。3个月的婚姻,分走1500万,你说合理也好、不合理也罢,虽然它确实符合法律程序,但普通人心里难免觉得“不平衡”。 不过,这件事里最复杂的,其实不是钱,而是人。有人说父亲太精明,也有人说女方拿钱不合情理,更有人说小刘太不成熟。但站在现实角度,每个人的做法都有其逻辑,不能硬说谁对谁错。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磨合;财产不是靠感情决定,而是靠法律界定;风险意识不是多余,而是必要的底线。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份幸福美满的婚姻。 信息来源: 中华遗嘱库丨坑爹!父亲2400万全款给儿子买房,离婚后儿媳分走1500万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