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香港《卫报》发文:“荷兰上周宣布恢复安世供货,并非认输,而是借美国

史鉴奇谈 2025-11-15 09:15:06

11月12日,香港《卫报》发文:“荷兰上周宣布恢复安世供货,并非认输,而是借美国50%穿透规则搞的金蝉脱壳,此前荷兰跟风冻结安世资产、停职中资CEO,将股权交给王室关联机构托管,实则觊觎其车规芯片核心技术与中国百亿研发成果,然而安世70%封测产能在中国,荷兰ASML又对中国稀土依赖度高达92%,中方收紧出口审核让其转移计划泡汤,欧盟内部分歧严重,德国私下寻求合作,法国主张供应链中立,荷兰想拿供应链换企业主权,却忘了中国本土芯片已补齐缺口,这场投机性夺产闹剧,在中方毫不犹豫的反击下、在相互绑定的全球化格局中翻车!”   美国这波操作,早有预谋。去年12月闻泰科技就被扔进"实体清单",今年9月美国商务部又搞出个"50%穿透规则",直接把中企控股的子公司全给罩进去。   更绝的是,美国官员6月就跟荷兰方面明示暗示,说要想安世半导体不被制裁,必须换掉中国籍CEO。这不就是明抢技术吗?荷兰政府倒也听话,9月30日当天就冻结资产,10月12日法院直接暂停张学政的职务,这速度比外卖送餐还快。   可荷兰千算万算,没算到全球产业链早就拧成了一股绳。安世半导体70%的封测产能在中国东莞,ASML的光刻机92%的稀土材料得靠中国供应。   中方10月4日反手就是一个出口管制,东莞工厂说停就停,欧洲车企立马集体傻眼——大众、宝马这些巨头库存只够撑3周,每停产一天损失就超3亿欧元。   更搞笑的是,ASML想找替代供应商,结果发现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稳定供应高纯度稀土的只有中国。这就像做饭没了盐,再好的厨子也白搭。   欧盟内部这时候直接乱成一锅粥。德国偷偷摸摸找中国谈合作,法国天天嚷嚷"供应链中立",荷兰倒是想硬气,结果发现自家企业根本离不开中国。   安世中国10月23日直接宣布复工,但有个硬条件:所有交易必须用人民币结算。这招太狠了,直接把美元结算体系给绕过去了。要知道现在美元频繁被当武器使,改用人民币既能防冻结,又能推动货币国际化,可谓一箭双雕。   荷兰总部这会儿急得跳脚,一边加速在东南亚找替代封测厂,一边给中国客户发警告信,说"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结果安世中国直接甩出检测报告:良品率99.8%,完全符合车规标准。   这波打脸操作,直接让荷兰总部的信誉碎了一地。更讽刺的是,他们想转移的70%产能,光是建新厂就得花5年时间,还得重新过车规认证,这成本算下来,够买几十架F-35战斗机了。   现在全球车企都在疯狂囤货,安世半导体的MOSFET芯片价格一周暴涨5倍。士兰微、华润微这些本土企业趁机抢市场,股价单周涨超10%。闻泰科技更狠,直接在上海临港建12英寸晶圆厂,明年就能量产,到时候连欧洲晶圆都不用进口了。这波操作,直接把荷兰的"技术封锁"变成了"技术反哺"。   回头看荷兰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借美国规则搞金蝉脱壳,结果被中美联手按在地上摩擦。ASML的光刻机没了中国稀土,产能直接掉四成;安世半导体改用人民币结算,荷兰连货币主导权都丢了。更惨的是,欧盟内部根本没人支持他们,德国法国都在看笑话,这哪是什么"欧洲主权",分明是孤家寡人。   这场闹剧最搞笑的地方在于,荷兰从头到尾都没搞清楚状况。他们以为卡住安世半导体就能要挟中国,结果发现中国芯片产能早就补齐缺口。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对车规芯片的需求量是欧洲的三倍。就算荷兰把所有产能都转移走,中国自己就能消化掉。这就像有人想抢你的饭碗,结果发现你早就换了金饭碗。   现在荷兰政府骑虎难下,恢复供货吧,等于承认失败;继续硬扛吧,欧洲车企先得集体倒闭。ASML的CEO温宁克最近私下抱怨:"没有中国稀土,EUV光刻机就是一堆废铁。"这话说的,多实在。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靠行政命令强行割裂,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场风波给全球都上了一课:在21世纪,想靠霸权主义玩技术封锁,最后只会把自己封锁死。中国用稀土和芯片产能告诉世界:真正的实力,不是靠抢别人的技术,而是靠自己能把产业链做到极致。荷兰这次翻车,不过是全球化大潮中的一个小浪花,但足够让所有想玩"脱钩断链"的国家好好想想了。

0 阅读:9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