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界开始转向了!美战略界警告,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得不偿失!10月18日,美国智库“国防重点”亚洲事务主任莱尔·高德斯坦撰文指出,华府不应背离“一个中国”政策,美国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仍是维持台海稳定的关键,但如今部分决策者显然高估了“保卫台湾”的可行性。为了全面遏制中国,美国采取的一系列削弱“一中”原则的操作,不仅未能提升安全感,反而让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一步步逼近战争的悬崖。 美国战略界这回总算看清了形势。过去几年,美方总爱在台湾问题上大张旗鼓,军售不断,演习频频,口口声声要“守护民主”。可这些动作,说白了就是为了围堵中国崛起,削弱一个中国原则。结果非但没让美国多出一丝安全感,反而把中美关系推到悬崖边上。莱尔·高德斯坦在国防优先研究中心的分析里说得明白:华盛顿不能偏离一个中国政策的底线。那种长期的战略模糊,才是台海不乱的压舱石。 高德斯坦的文章一出,战略圈子炸了锅。他直指,美方那些操作,不仅没稳住局面,还让冲突风险直线上升。想想看,美国智库的兵棋推演,早几年就摆在那儿:要是真打起来,美军得丢两艘航母,飞机损失上百架,士兵伤亡数千。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火力部署,72小时内就能封锁海域,美军从本土调兵,至少得三周。等他们喘着气赶到,黄花菜早凉了。这不是空谈,CSIS的2023年报告里,黑纸白字写得清清楚楚。 装备差距,更是让美方没法睁眼说瞎话。他们的标准-6导弹,对付高超音速武器,拦截率低得可怜,十次出手顶多成一两次。反过来,中国东风-27导弹,射程覆盖关岛到菲律宾海域,测试时精准命中移动靶标。美军航母在太平洋上晃荡,躲都躲不开。这差距,不是一两笔军费就能抹平的。高德斯坦在文章中点破:美国总吹嘘“帮台湾变强”,可台湾的防御体系,豪猪战略听着响亮,实际一戳就破。 台湾买的108辆M1A2坦克,现在一半多缺零件,趴窝不动。66架F-16V战机,只交付了12架,导弹库存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这些装备,维护链条一断,真打起来就是废铁一堆。高德斯坦没客气,直接说援助承诺落地难,实战中这些东西帮不上忙。美方这些年军售花了大把钱,结果台湾自己都管不好后勤,美国的“战略伙伴”梦,碎得彻底。 盟友那边,更是让美国头疼。平时喊得震天响,一到关键时候,全往后缩。日本防卫省的内部评估显示,要是美军借基地打台海,自卫队得出1.2万人搞后勤。可冲绳民调一出,78%民众反对,说不想被拖下水。日本的出云号航母,看着威风,只能装8架F-35B,连预警机都没配齐,上战场就是活靶子。菲律宾、澳大利亚那些国家,也没见多硬气。盟友体系,本该是美国王牌,现在倒成软肋。 经济账,更算得美国直冒冷汗。美国电动车产业,80%稀土加工靠中国;医院MRI机器,65%核心磁体是中国产的;就连F-35战机,12%电路板零件来自台湾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原料,全从大陆拿。台海一乱,供应链断裂,电动车产能砍半,医院设备转不动,美军战机修都修不了。想想那些工厂停工、医院排长队、军机闲置的场面,美国经济得伤筋动骨。 最要命的,还是核风险。美国总说打常规战,可退役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在杂志上写得直白:常规战要是输惨了,核选项就上桌。中国早表态,敢动核的,不管打哪儿,都得挨全面反击。五角大楼2023年报告,把台海列成核触发高风险区。高德斯坦说得更狠:别以为美国本土安全,城市被炸成废墟,不是科幻。 战略界这转向,来得及时。过去那些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举动,不是遏制中国,是自掘坟墓。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不是美国棋子。解放军保家卫国的决心,比任何航母都硬实。中国火力网,比纸上盟约靠谱多了。 高德斯坦的文章,基于国防优先研究中心的“目标台湾”系列,层层剖析这些问题。系列里,从盟友支持到入侵前景,再到美军干预挑战,全是实打实的评估。2025年10月23日,他在《时代》周刊上发文,警告赖清德推动“独立”路线,会把台湾拖进火坑,引发美中大战。这和标题里10月18日的分析一脉相承,核心就是劝华盛顿醒醒,别高估自己。 美国决策者,总算有部分人开始算这笔细账。智库会议上,报告翻来覆去,数据摆在那儿,谁也赖不掉。战略模糊回归一个中国轨道,才是正道。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一家亲,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和平统一,才是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