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小米这招,杀敌一百,自损一千。
营销需要会讲故事,但故事必须建立在事实之上,否则所谓的“故事”,终会演变成“事故”。
距离小米车主因“穿孔机盖”事件正式起诉小米,已经过去了五个月。就在众人以为,11月10日的开庭能为这场风波画上句点时,小米方却以“证据突袭”的方式,使审理再度推迟至11月20日。
随着时间线不断拉长,舆论持续发酵,小米又一次被推至舆论漩涡的中心。
一次次的延期与应对,不仅消耗着当事人的耐心,也在不断消磨公众的信任。随之而来的,是车主与大众对小米品牌的信赖感一再降低。
曾经建立在“技术为本”“用户体验至上”叙事之上的小米,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小米“挖孔机盖”事件最新进展
11月10日,小米车主因“穿孔机盖”事件起诉小米正式开庭。
就在车主和大众都期待着这次审理会有怎样的结果时,小米又提交了一份新的证据。因此,案件的审理被再次推迟。

图源:微博
据了解,在庭上,小米用了一份长达84页的证据对小米车主主张的虚假宣传等问题进行了答辩。
在这份答辩状中,小米有关宣传情况的回应成为了大众的焦点。
根据小米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截图,小米在答辩状中表示,此前在发布会中特别强调过量产车和原版车“非常的不一样”。雷军也特别提过“有点小贵,所以我也不推荐大家购买”。

图源:微博
也就是说,小米方认为,其曾对消费者进行过多次提醒,强调差异并提示谨慎购买,因此并不存在欺诈故意。
小米的这一部分回应在互联网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能服众,表示:“既然不让买,为什么要拿出来卖呢?”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内容作为证据提交本身没有错,只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这是杀敌一百自损一千。”

图源:微博
从目前的舆论来看,大众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到了问题的本质——营销。
时间线拉回到今年年初。
2月份,小米在宣传SU7Ultra车型时,重点突出了这款车的选装部分——价值4.2万元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小米表示,这款前舱盖“复刻原型车双风道设计”“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雷军在发布会上也表示该部件“结构全改”。

图源:微博
这样的宣传介绍,让不少车主为这款前舱盖的性能心动,纷纷为其下单。
可当首批车主提车测试后,发现碳纤维盖板下的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样,仅多了一块支撑塑料板。这款前舱盖的性能也与小米在发布会上所宣传的相去甚远,不及车主预期。
因此,相关车主开始建群维权,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
5月份,小米对车主进行致歉,称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且提出了补偿方案:一是未交付订单可进行改配,换回铝制前舱盖;二是对已提车用户和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价值约2000元)。
这样的方案并不能让车主接受。后续车主和小米方沟通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二者最终走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
有相关人士和网友对小米提供的证据和答辩状进行了解读,认为小米的证据链充分且条理清晰,小米车主胜诉的可能性很小。
也就是说,小米这次的“证据突袭”让事件出现了新的走向。
不过最终判决如何,还需要等待11月20日的审理结果才能揭晓。
然而,无论法庭上的胜负如何,在部分网友看来,小米在答辩状中的回应让人反感,其声誉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害。
小米在法庭上或许证明了自身的“有理”,但在公共舆论场中,其应对方式却被不少人视为“无情”,这种观感上的落差,是法律胜诉难以弥补的。
回溯过往,小米似乎总在各类舆论风波中打转。一次次的事件消耗着公众的耐心与信任,仿佛陷入了一种“解决旧争议,又遇新问题”的循环。
从商业发展来看,小米无疑是成功的。但从舆论角度出发,小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喜忧参半的小米
虽然“穿孔机盖”事件让近期的小米深陷舆论漩涡,但小米也有好消息传来。
11月13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YU7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获2025国际压铸大赛最佳结构奖,也是该大赛的最高级奖项。

图源:微博
对小米来说,这次获奖不仅仅是一个奖杯,更是其技术、品牌和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据了解,这项赛事由行业权威机构北美压铸协会(NADCA)主办,是北美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压铸行业展会之一。
小米的获奖,意味着小米汽车在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获得了国际专业领域的认可。这也是其自身技术实力过硬的表现。毕竟“一体化压铸”这项前沿技术,对于提升车辆性能、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都有着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近期小米双十一也传来捷报。小米官方凌晨公布战报,截至11月11日23:59:59,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290亿元。次日早晨,雷军对小米双十一的战绩进行了回应,表示感谢大家对小米的支持。

图源:微博
卢伟冰也发博表示,今年的小米双11圆满收官,“小米手机连续3年斩获国产手机销量第一,包揽各大电商平台国产手机销量冠军。小米17ProMax获得6K+国产手机销量销额双料冠军,持续突破超高端。”

图源:微博
从数据看来,消费者对小米手机和小米的其他产品有着较高的支持度。在国内手机市场大环境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小米的这份成绩证明了它在国产手机阵营中的领先地位和生态模式的强大韧性。
综合来看,如今的小米,正站在一个成就与挑战交织的十字路口。它在技术研发上摘得国际奖项,在市场中凭借生态战略站稳脚跟,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商业韧性;然而,产品质量争议与舆论信任危机也如影随形,不断考验着品牌的长期信誉与用户耐心。
未来的小米,若想行稳致远,就不能仅满足于制造“爆款”的故事,更需用持续可靠的产品体验、真诚透明的沟通,将技术实力真正转化为牢不可破的用户信任。
前路漫漫,唯有脚踏实地,方能穿越周期,把一时的“风波”变为成长的“风景”。
寒风
这次诉讼如果成功,对所有企业的夸大宣传都是一个警示作用,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用户10xxx36 回复 11-14 00:35
你在讲故事还是笑话[呲牙笑]
小不了 回复 11-14 05:05
有时候别当自己是法官
不经意时
米偷车,偷工减料、背刺车主,抓了现行。以前做手机欺负吊饰们没文化,现在su7车主都是有点钱的中产,还把米粉当猴耍,玩火自焚
用户10xxx73 回复 11-14 02:23
没事,多大的事啊!小米没坑别人就坑了米粉,也不吭穷人
用户17xxx63
雷军天天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小米一个产品里用一个304材质的不锈钢配件,就被他拿出来大夸特夸,其实,304材质在不锈钢里是最低等级的,好的还有316材质。另外,小米没有核心技术,靠拿来主义,挖人,售后也是一塌糊涂,吹嘘了半天的芯片他怎么没用在小米的手机上尼?这个人刚创业的时候可能还比较实在,现在连脸皮都不要了,一个杯子他都能亲自参与开15次会,说假话脸不要了!
勇往直前
这样的垃圾文章,别献丑了,简直笑话…
看不见的风景 回复 11-14 00:29
那雷布斯吹牛你就喜欢听?
用户10xxx82
总之,不会买小米。不买,不用
用户17xxx10
支持国产,支持小米,就是小米有什么不好,我们也要争先恐后买小米,相信雷总,不要被国外资本的力量带了节奏
123 回复 11-14 05:22
满嘴跑火车怎么支持?国外资本叫他满嘴跑火车的?
用户10xxx47 回复 11-14 05:07
放屁,小米就一组装厂,配说国产吗,
用户84xxx66
拉黑,又一个不知所谓的洗文
守护西看台
年年第一为何身边没看到有人用小米,红米倒是看到
阿秀
2015年前买过一次红米,机身天天发烫,再也没买过小米的产品
累人
1300公里只充一次电 我一笑而过.
asasasb0
说是猴还不服气,这下送上门被耍[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0xxx91
只是说这车的三角梁获奖,没说设计得奖吧。谁设计的还另说[笑着哭]
用户16xxx74
全国销量连续三年第一,这么来说我身边用小米手机应该是最多的没错吧?为何我见不到一个小米手机?我不配认识用小米手机的人?
网友
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雷军在发布会上也表示该部件“结构全改” 问题在于这里,这个前舱盖宣传的用处有吗,问题测试一点用都没有,纯粹装饰,不是虚假宣传是什么,垃圾东西垃圾文章,洗白文
xilan011
大壮
阿秀
2015年买过一次红米,机身天天发烫,再也没买过小米的产品
喜多
跟耍赖没分别
月亮是个坑
国际压铸大赛是个什么卵东东?
123 回复 11-14 05:23
高大上呗
嘻嘻
人家卖的车销量全球第一,
森深心 回复 11-14 02:45
有多无知!有比亚迪一半都说它厉害了!
空中格斗 回复 森深心 11-14 03:05
就你抬杠[打脸],人家逗号后面的小字要用显微镜才看得到
Mr華子
[呲牙笑][呲牙笑]骗子始终是自欺欺人
用户17xxx04
手机和车。
用户92xxx77
我发表一点我的看法,其实小米跨的步伐太大了,导致他面对的敌人太多了,手机面对的对手有苹果、三星、华为和另外几个巨头;家电面对格力、美的、海尔等,汽车面对特斯拉,华为体系,比亚迪等这些巨头那一家都不小米差,不管资产和实力还有核心技术在各自的领域都比小米强,小米在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口碑的沉淀下,同时全面开花,肯定触及这些巨头的利益,所以导致小米一旦暴露一些质量问题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出现了现在的破鼓万人捶的局面。这个是雷总战略失误的问题,小米这次真的很难翻身了。因为销量这么大,质量问题肯定会存在,争议声就会存在。小米这次翻身的机会渺茫了。
用户10xxx20 回复 11-13 23:43
小米涉嫌虚假宣传挨罚,被动召回三分之一车辆修复缺陷,车主集体起诉雷军虚假宣传,这些都是自作自受,完全没有外部环境因素
魉耀
图片仅供参考合法,自己品
吹过的风
诚信经营在此刻成了最大笑话[哭笑不得]
无所事事
好多人在导购的解说中,听到导购说的所谓专业术语(自己听不懂的),感觉产品好牛逼、导购好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