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班里第一掉到第三,年级52掉到130。 嫂子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可惜,是心疼。 心疼得我一晚上没睡好。 这孩子,抑郁症两年了。 初三,正是最要劲儿的时候,可她的身体,总在罢工。 上周头疼,疼到在学校待不住,被接回来两次。医生说,每到这个季节,病情就容易加重,得熬。 可她是怎么“熬”的? 只要头不疼,人稍微缓过来一点,立刻就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电脑刷网课。 家里人谁都不敢提成绩,一个字都不敢。 但她自己心里那根弦,比谁都绷得紧。 我有时候看着她那个小小的背影,就忍不住想: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要“自律”。 这些闪闪发光的词,放在一个健康的孩子身上,是勋章。 可放在她身上,怎么就成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她不是不够拼,她是太拼了。 拼到身体都拉响了警报,她还在往前冲。 她不是在跟同学比,她是在跟那个病魔赛跑。 这种“努力”,到底是赞扬,还是对她的一种消耗? 我真的不知道。 我们总夸一个孩子“懂事”,“自律”,“让人省心”。 可我现在,就盼着她能“不懂事”一回。 能把书本一推,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累了,我想歇歇。” 宝贝,你真的,已经非常非常努力了。 我们不求你名列前茅,我们只求你,平平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