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年,徐霞客因怀念已故妻子,偷偷宠幸了原配的侍女,并让她怀了身孕,谁料,待徐霞客云游回家时,周氏已经被继妻卖了,她生下的孩子没有被认回,谁知,就是这个孩子让徐霞客的名字名垂千古! 许氏是徐霞客的原配,两人婚后几年,感情稳当,虽无子女,她却懂他的性子,常帮他整理笔记。万历三十八年许氏病故,那年他二十四岁,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他推迟了远游,守着她的遗物度日。家人看不下去,劝他续弦,万历四十一年,他娶了罗氏进门。罗氏出身本地望族,带了些田产,管家手腕硬,言语直来直去,两人从一开始就不对路。 他爱出门,她管得紧,常为家计争执。罗氏掌家后,府里仆役多换,周氏本是许氏陪嫁的侍女,留下来继续干活。周氏勤快低调,许氏在时负责内务,死后她帮着洒扫书房。万历四十五年,徐霞客在家歇脚,准备南下桂林,那阵子他常忆旧人,酒后失态,和周氏发生了关系。 周氏很快有孕,罗氏察觉后,没声张,等他出门游历,就把周氏嫁出去。那是给江阴一户李姓穷人家,李家以务农教书为生,周氏走时已显怀。徐霞客南游湖南,途中病了,提前回家,听说周氏的事,罗氏只说她不检点,已遣走。他去李家看了眼孩子,那婴儿刚落地几个月,他留了些银子,转身就走。 从此,这事成家丑,他没认下孩子,只在日记里提一笔。罗氏继续管家,徐霞客游得更远,夫妻间裂痕加深。他晚年回家少,罗氏守着田产,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却总有仆役私下议论那桩旧闻。 李寄生于天启四年,在李家长大,养父李秀才教他识字,他天资好,十五岁进童子试,文章有灵气,却不爱仕途。二十岁后,他隐居昆仑山,自号山樵,专研究地理山水,和徐霞客的路子相似。 徐霞客崇祯十四年病逝,手稿散乱,友人处有,寺庙里藏,战乱中丢了不少。李寄从二十多岁起,四处寻访,跑常熟书肆,翻旧友箱底,抄录残卷,费了十几年才拼齐。那些稿子多是地理笔记,线路详实,他校对时,一页页比对,确保无误。康熙年间,这套书流传开,题名《徐霞客游记》,成了地理学的宝贝。 乾隆时,学者们拿它绘图,引路考察。李寄一生低调,没提血缘,只说这些文字值当保存。他写过几本小册子,谈山川风物,却以整理父亲遗作为主。晚年病卧山中,他口述焚余稿,享年七十一。 徐霞客之名靠这书传世,李寄的贡献悄无声息,却实打实撑起一片天。明清交替的乱世,这样的传承,像一股清流,避开官场浮华,直指山河本真。士林中人读到那些线路,总感叹作者的眼力,李寄的笔触虽不显,却让一切连贯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