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入列后,美媒态度也开始变了,“Military Watch”网站认为,虽然美国“福特”号是核动力,吨位和电磁弹射器数量占优,但福建舰的常规动力在这两方面优势明显。最重要的是,福建舰作为中国海军第一艘弹射航母,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从2012年辽宁舰到2025年福建舰,只用了仅仅13年。 一直盯着中国航母挑刺的美国媒体,这次居然改口了! 《Military Watch》最近发文,难得说了句客观话:福建舰在常规动力和电磁弹射的结合上,拿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突破。 要知道,以前他们可不是这样。 十年前辽宁舰刚服役时,外媒还嘲讽 “中国航母五年内难形成战斗力”。 如今面对福建舰,再怎么带偏见,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进步。 这转变的背后,全是硬实力撑着。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技术亮点,福建舰是全球第一艘常规动力加电磁弹射的现役航母。 别小看这个组合,电磁弹射这技术,连美国福特号都没玩明白。 福特号 2017 年服役至今,电磁弹射系统问题不断。 2020 年一次试航,就因为弹射器故障,航母直接停摆三天。 统计下来,它平均每弹射 400 次就会出一次故障,可靠性实在堪忧。 而福建舰 2024 年的测试数据,让人彻底放心。 连续弹射 30 多架次舰载机,从歼 - 35 战机到直 - 20 直升机,全机型都适配,还实现了零故障。 这可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技术成熟度。 再看造价和维护,福特号真够烧钱的。 它的两座核反应堆,光造价就 130 亿美元。 这比福建舰整艘船的造价,还高出 40 多亿美元。 后续维护更离谱,福特号每年要花 12 亿美元保养,是福建舰的三倍。 两种发展思路一眼看清:美国追求极致性能不计成本,中国更看重实用和可持续。 对海军来说,装备不光要先进,还得用得起、维护得过来。 福建舰的路线,恰恰戳中了这点。 更让人骄傲的是中国航母的发展速度。 2012 年辽宁舰正式入列,那时候还是改装的训练舰。 到 2025 年福建舰服役,仅仅 13 年时间,我们就走完了从改装到自主建造弹射型航母的全过程。 这个速度,在全球航母建造史上都找不出第二个。 很多人可能会问,常规动力能撑得起电磁弹射吗? 事实给出了答案:福建舰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很稳。 这背后是中国工程师的巧思,不盲目跟风核动力,而是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 不追求极致吨位和动力,却在可靠性、实用性上实现了突破。 外媒的态度转变,本质上是中国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以前他们能轻易质疑,是因为我们确实还在追赶。 现在福建舰用技术突破、用可靠性、用性价比,实实在在亮出了肌肉。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装备升级,更预示着全球海军力量格局正在悄悄改变。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13 年时间,中国航母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硬路。 未来还会有更多惊喜吗?大家觉得福建舰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