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梁家辉:“你最不喜欢跟哪个导演合作?”梁家辉说:“王家卫。”主持人好奇:

曼彤说世界 2025-11-11 00:54:03

主持人问梁家辉:“你最不喜欢跟哪个导演合作?”梁家辉说:“王家卫。”主持人好奇:“为什么?”梁家辉说:“跟王家卫拍戏就是浪费青春,三年多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 拍《东邪西毒》时拍了三年半,投入的不单是时间,还有精神,因为根本不知道在演什么。 从第一天进组,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叫黄药师。 但也不是金庸小说里的黄药师,是个在沙漠里老喝酒的一个人。 换谁不得抓狂啊!梁家辉是什么级别的演员?出道就拿金像奖影帝,拍传统武侠片时,剧本、台词、人物弧光说得明明白白,对着镜头就能入戏。可到了王家卫这儿,所有的“专业经验”全失灵了——没有完整剧本,没有角色小传,甚至连下一场戏要拍什么、说什么台词,都得等导演临场琢磨。 他在沙漠里待了三年半,每天不是在等戏,就是在被王家卫“临时加戏”。早上起来化妆,以为今天要拍和某人的对手戏,结果到了片场,王家卫只拍他一个人对着沙丘喝酒;好不容易背熟几句台词,开拍前一秒被导演叫停:“家辉,今天不说这个,你就望着远方,想想心里最遗憾的事。” 这种“薛定谔的拍戏模式”,让习惯了精准把控角色的梁家辉,每天都活在“迷茫暴击”里。 有次采访他还吐槽,拍《东邪西毒》时,他跟张国荣、梁朝伟凑一起,三个人对着沙漠叹气:“咱们到底在演啥啊?” 张国荣演的欧阳锋,同样不知道自己的故事线,梁朝伟的盲武士,连角色结局都是拍着拍着才定的。沙漠里的日子枯燥又磨人,白天顶着烈日等戏,晚上躺在简陋的帐篷里,梁家辉还在琢磨:“这个喝酒的黄药师,到底心里藏着啥?他为啥待在沙漠里不出去?” 越琢磨越懵,最后干脆放弃,跟着王家卫的节奏“瞎演”——反正导演说“感觉对了”就行。 可谁能想到,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拍摄,最后竟磨出了华语影史的经典。梁家辉演的黄药师,没有金庸笔下的狂傲不羁,却多了几分孤独漂泊的沧桑,他对着沙漠喝酒的镜头,眼神里全是说不出的遗憾与怅然,成了无数人心中“最王家卫”的角色。后来梁家辉自己也承认,虽然当时觉得“浪费青春”,但正是那段迷茫的打磨,让他跳出了固有的表演框架,把角色的“不确定性”演成了“独特性”。 王家卫的拍戏风格,向来是娱乐圈的“异类”——拍《重庆森林》时让梁朝伟对着肥皂说话,拍《花样年华》时让张曼玉反复穿旗袍走楼梯,没有时间表,没有剧本束缚,全靠现场的灵感和演员的即兴发挥。这种模式对演员来说,是极致的考验,也是极致的解放。你得放下所有预设,把自己完全交给导演和角色,哪怕过程痛苦,一旦找对感觉,就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梁家辉的吐槽,看似是“抱怨”,实则藏着对艺术创作的真实感悟。他不是真的讨厌王家卫,而是受不了那种“失控感”——可恰恰是这种失控,让《东邪西毒》摆脱了传统武侠片的套路,成了一部充满哲学意味的文艺经典。就像他说的“投入的不单是时间,还有精神”,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哪怕过程迷茫,最终也会沉淀成角色的灵魂。 现在再看《东邪西毒》里的黄药师,谁能想到这个角色是“没剧本、没方向”拍出来的?梁家辉的吐槽,成了这部经典背后最有趣的注脚——艺术创作有时就是这样,看似“浪费青春”的迷茫与煎熬,实则是通往极致的必经之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