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荷兰政府发布声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示,欢迎中方会为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的表态,“鉴于我们同中方的会谈富有建设性,相信中国供应至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芯片将在未来几天送达安世客户手中”。 谁能想到,一场持续40天的全球芯片供应链危机,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迎来大结局?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竟然主动服软了! 这事得从 40 多天前说起,9 月底的时候,荷兰突然翻出冷战时期的老法律,打着 “保障经济安全” 的旗号,硬生生把中资企业闻泰科技全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不仅冻结了全球 30 个实体的资产,还把中方高管给停了职,股权也交给了第三方托管。 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是美国在施压,搞了个 “50% 穿透规则”,说中资控股超 50% 的企业都要受管制,安世这就成了牺牲品。当时荷兰怕是觉得握了张好牌,可它压根没算明白,自己捏的其实是个烫手山芋。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说它是全球汽车产业的 “心脏起搏器” 都不为过。 它生产的车规级 MOSFET 芯片在全球市场占了 40% 的份额,小信号二极管更是卖得全世界最多,大众、宝马、特斯拉这些车企的刹车系统、电机控制,离了它的芯片根本转不起来。 更关键的是,安世早就形成了 “欧洲设计、中国制造” 的格局,东莞的工厂承担了全球 70% 的封测产能,每年要出 500 亿颗芯片,相当于每两辆汽车里就有一辆用着这里产的芯片。 荷兰想抢控制权,却忘了芯片的 “最后一道关键工序” 捏在中国手里,这简直是自断后路。 果然,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10 月初就实施了出口管制,安世中国工厂的芯片不准随便出口。 这一下全球供应链直接 “卡壳” 了,荷兰本想卡我们的脖子,结果先把自己和欧洲盟友憋得喘不过气。 你猜怎么着?没了中国的封测,欧洲产的晶圆就是块没用的硅片,安世荷兰自己的工厂都跟着半停产了。 更热闹的是欧洲汽车圈,简直是哀鸿遍野。大众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的高尔夫生产线说停就停,宝马南部工厂直接减产,本田墨西哥工厂干脆关门歇业,日产九州工厂一下子就少产 900 辆 SUV。 德国那些老牌车企更惨,奔驰斯图加特工厂的 S 级轿车减产 30%,沃尔沃比利时工厂连停工预案都拟好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跳脚,说再这么闹到 11 月底,欧洲车企就得全面停产,损失要超 100 亿欧元。 100 亿欧元啊,换算成人民币快 800 亿了,这可不是小数目,德国车企一天就得亏掉 4000 万欧元,相当于一天烧掉近 3 亿人民币,谁顶得住啊? 芯片价格更是疯涨,原本几分钱一颗的小东西,硬生生被炒到两三块,翻了 10 倍都不止。有人说找替代供应商啊?哪有那么容易! 车规芯片的认证周期要半年到一年,没有哪家企业能突然接下安世 15% 的全球市场份额,这些车企只能眼睁睁看着库存见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荷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玩砸了,可骑虎难下了。这时候中方展现了硬气,也给了台阶。安世中国直接宣布独立运营,说荷兰总部还欠着 10 亿元货款,而且自己的库存够用到年底,一点都不慌。 更关键的是,咱们对生产光刻机用的稀土材料实施了出口管制,这一下戳中了荷兰的软肋 ——ASML 的光刻机里,每台要用 10 公斤稀土。 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咱们这儿,ASML 的库存只够撑 8 周。一边是自己的宝贝光刻机要 “断粮”,一边是欧洲盟友天天催命,荷兰这下是真扛不住了。 德国车企最先反水,博世、采埃孚这些零部件巨头,根本不管荷兰的禁令,直接绕开它向中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豁免,就想从安世中国工厂拿芯片救命。 美国那边也掉链子,突然宣布暂停 “穿透规则” 一年,等于抽走了荷兰最开始动手的理由。 这下荷兰彻底没了底气,只能主动找中方谈,11 月 6 号先放风说 “中国芯片很快能供应”,第二天 就正式发声明,欢迎中方提供便利,这不就是明摆着服软嘛! 现在好了,安世东莞工厂已经开始发货,首批 50 万颗芯片都送到博世匈牙利的仓库了,本田加拿大工厂也慢慢恢复生产,闻泰科技的股价都涨了近 10%,总算看到点好消息。 想想这 40 天的折腾,真是没必要。安世被中资收购后,从 2019 年 81 亿营收涨到 2024 年 147 亿,还给荷兰缴了 1.3 亿欧元的税,本来是双赢的好事,非要跟着别人搞地缘政治,最后闹得两败俱伤。 这事说到底,还是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现在的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安世的芯片要中国封测,荷兰的光刻机要中国稀土,欧洲的汽车要安世芯片,谁也离不开谁。 那些想靠 “卡脖子” 占便宜的,最后只会卡住自己的脖子。荷兰这次主动服软,不是因为客气,是因为现实给了它狠狠一击,全球化时代,搞单边主义根本行不通,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火烧
说了一堆,不知道荷兰怎么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