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上海参观了雷诺中国。这个已经有些陌生的品牌,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比

天鼎谈汽车啊 2025-11-08 22:35:02

上个月,在上海参观了雷诺中国。这个已经有些陌生的品牌,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比如说,“中国不再是雷诺要把车卖出去的地方(暂不在中国卖车),中国是雷诺要把下一代车做出来的地方。”

这是一个欧洲车企新方法论的开始,Twingo是这个方法论下的第一台车。

Twingo,在法国是一种“街景符号”。

1992年初代问世,:小、古灵精怪、又亲民。

但在当下,这款车遇到了问题:

电动车的研发周期和成本曲线,在中国被暴力重塑。

而欧洲主机厂,被流程和博弈绑死。

传统欧洲车企做一款电车 = 36个月。

Twingo这个项目,如果按欧洲的方式和节奏推进,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

转折点:2024年,雷诺在上海建立 ACDC(Advanced & Cost Down Center)。

我把它看成:一个面向中国供应链的“选品团队”。

像电商超级选品一样:

- 去中国零部件公司看“成熟模组”

- 挑已经跑量的方案

- 用欧洲主机厂的销量承诺换成本

这不是从零开始造车,这更像:

从供应链的“预制菜货架”里,挑能直接上桌的菜。

比如在中国供应链里“货架”里直接挑宁德时代电池、上海电驱动力、电装件来自敏实、玻璃来自福耀……

雷诺的研发体系,也在向中国学习。本质上是把整车研发,按新势力的思维重塑——快、并行、压缩风险。

欧洲研发过去是:阶段1=完美、才能进入阶段2。

在中国,ACDC直接把逻辑变成:阶段1=80%,即可进入阶段2。

“先跑起来,留纠错空间,速度本身就是资产。”

所以他们在2个月内完成Twingo的虚拟样车,9个月内做出第一台工程原型车。18个月内完成从设计到量产的全过程,仅为以往车型开发周期的一半 。

且Twingo用这个新的方法论,实现了三组的数字:

- 开发成本 ↓72%

- 模具成本 ↓31%

- 零部件成本节约 ↓29%

最终把Twingo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打到2万欧元以下。

上世纪80、90年代,全球汽车供应链进入中国,进入上汽大众、广汽本田、上海通用……

那是“合资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化”。

现在角色翻转了。

雷诺这次做的是:“中国供应链全球化的桥梁。”且这个模式不只能做Twingo。接下来Dacia A级车、日产A级车,都将按这个模式做。

上海ACDC已经不只一个本地研发中心,它开始变成雷诺的“全球研发飞轮”。未来几年里,中国供应链+欧洲 OEM的模式,可能是很多欧洲车企,哪怕仅仅是面对欧洲市场的出路。

0 阅读:2
天鼎谈汽车啊

天鼎谈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