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福建舰刚服役就具备战斗力,专家:随时能作战! 据央视网消息,日前军事专家张军社介绍,福建舰此前远赴东海、黄海和南海进行海试和训练活动,说明其具备强大的跨海区远海机动作战的能力,如今福建舰已经正式服役,入役就能形成战斗力,若有需要,福建舰可以随时投入作战。 很多人觉得航母刚服役总得有段磨合期,可福建舰偏不按常理出牌。从第一次出海到完成关键试验,一年多时间里九次海试,每次都带着明确的实战目标。 不是让动力系统卯足劲跑全程,就是把电力系统和武器装备绑在一起调试,连最娇贵的电磁弹射装置都反复拉练,一点不含糊。 就说在南海那片高温高盐的海域,舰体、设备天天被 “烤” 着 “泡” 着,照样能稳定运转,这种环境下练出来的本事,才是真能扛事儿的。 最核心的还是那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这可是咱们自己啃下来的硬骨头。之前不少人担心常规动力带不动电磁弹射,现在看来完全是多虑了。 马伟明院士团队搞的中压直流系统太顶用,能量转化效率比美国福特级的交流系统高不少,弹射一次耗电才三十多度,却能把三十多吨的战机轻松送上天。 更关键的是靠谱,陆基测试时三千次弹射都没出故障,反观福特级早期动不动就掉链子,这差距一下就拉开了。而且这系统推力能灵活调整,不管是重型战机还是轻型无人机,都能稳妥弹射,调度起来特别顺手。 舰载机队伍也早就配齐了 “阵容”,歼 - 35、歼 - 15T 和空警 - 600 这三型飞机都已经在福建舰上完成了起降训练,凑成了一套完整的作战班子。 歼 - 35 是典型的 “隐身刺客”,雷达反射面小得可怜,在空中几乎能隐形,作战半径比美国的 F-35C 还远,既能抢制空权,又能带着反舰导弹突袭敌方航母。 歼 - 15T 则是 “火力担当”,有了电磁弹射加持,终于能满油满弹起飞,挂着重型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专门负责 “重拳出击”。 空警 - 600 更像是 “空中大脑”,以前航母靠预警直升机看得近,现在有了它,两百公里内的动静全逃不掉,还能同时指挥十二架战机协同作战,把航母编队的 “视野” 和 “指挥力” 直接提了一个档次。 这三型飞机配合起来可不是简单的 “搭班子”,而是形成了一套 “发现 - 突防 - 打击” 的闭环。空警 - 600 先扫清水面和空中的目标,把坐标传给歼 - 35,歼 - 35 悄悄摸过去扫清障碍,歼 - 15T 再跟上去倾泻火力,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加上电磁弹射的高效调度,福建舰一天能让两百七十到三百架次战机起降,这效率都快赶上美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了,高强度作战时根本不愁 “火力断供”。 自身的防护也没拉后腿,1130 近防炮还是老样子的 “弹幕神器”,一分钟上万发炮弹泼出去,来袭的导弹、无人机根本近不了身;红旗 - 10 防空导弹则补上空域盲区,两层防护网把自己护得严严实实。 更妙的是综合电力系统把能源分配理顺了,这些武器反应更快,不会出现 “电力不够火力歇菜” 的情况,连未来可能上舰的激光武器、电磁轨道炮都预留了能源空间,这考虑得可不是一般的长远。 航母作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福建舰早就在海试时就跟 055 型驱逐舰、核潜艇练过编队协同了。 之前穿台湾海峡的时候,就是以战斗编队的姿态高速机动,甲板上舰载机起降、弹药转运有条不紊,显然整个团队早就练熟了 “联合作战” 的套路。 现在正式入列,不过是把之前练熟的本事 “亮出来” 而已,根本不用重新磨合。 这么一想,福建舰刚服役就能具备战斗力真不奇怪。海试把该测的都测透了,核心技术把该突破的都突破了,舰载机把该适配的都适配了,连编队配合都练得差不多了,这不就是 “万事俱备只等入列” 嘛。 8 万多吨的排水量,用常规动力却玩转出比肩核动力航母的战力,这背后全是实打实的技术积累和严苛训练。 张军社说它 “随时能作战”,那是真有底气。这船从设计之初就盯着实战,每一次海试都冲着形成战力去,现在终于正式加入海军序列,自然不用 “热身”。 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带着舰载机编队奔赴远海,撑起一片安全屏障。这种 “入列即战力” 的状态,可不是靠运气,全是咱们军工和海军一点点攒出来的硬实力。 参考文章:票姚校尉 11.07 万万没想到,福建舰刚服役就具备战斗力,专家:随时能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