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喉咙疼了半个月,以为是上火喝了不少凉茶,结果检查后吓出冷汗 —— 这竟是艾滋病的早期信号。很多老人把喉咙痛当小毛病,却不知可能藏着致命风险。 咱们身边不少人觉得艾滋病离中老年人很远,其实可不是这样。湖北省卫健委的数据显示,现在 60 岁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越来越多,2022 年就有 27004 例新报告,其中近九成是通过性接触感染的。这些老人初期症状大多不明显,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喉咙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伦文辉主任医师说,感染 HIV 后,部分人会在几周内出现喉咙痛,这种痛和普通感冒不一样,通常持续一周以上,吃消炎药也不见好,还可能伴着喉咙干痒、有异物感。这是因为病毒刚开始攻击免疫系统,咽喉部的淋巴组织先受影响,就像身体的 “防御哨兵” 先发出了警报。 为啥中老年人容易漏掉这个信号?很多人觉得喉咙痛就是上火、感冒,要么硬扛要么随便买点药吃。还有些老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会接触到艾滋病,压根没往这方面想。更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有个 “窗口期”,一般 2 到 12 周,这段时间可能测不出抗体,但已经有传染性,喉咙痛就是这个阶段常见的信号之一。 生活里哪些情况会让风险变高?比如和不熟悉的人发生亲密接触,没做好防护;或者不小心用了别人的牙刷、剃须刀,这些物品如果沾了感染者的血液,就可能传播病毒。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仲奇医生提醒,长期不好的喉咙痛,要是还伴着低烧、盗汗、身上长皮疹,可不能大意。 其实防范艾滋病没那么复杂,记住几个简单的办法就行。平时出门在外,不随便用别人的个人物品,自己的牙刷、剃须刀单独放。和伴侣相处时,要做好防护措施,这不是不信任,是对彼此健康负责。 最重要的是,喉咙痛超过一周不好转,别自己瞎琢磨,赶紧去医院检查。现在疾控中心、正规医院都能做艾滋病检测,过程很方便,还能保护隐私。早检查、早发现,就算真的感染了,也能及时治疗,不影响正常生活。 艾滋病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多留心身体的信号,做好日常防护,就能远离风险。别再把喉咙痛不当回事,它可能是身体在拼命提醒你:该关注健康,做好防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