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缺德了”北京一男子花235万元买套房子,结果楼上邻居养了200多只鸽子,他忍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11-08 15:05:37

“太缺德了”北京一男子花235万元买套房子,结果楼上邻居养了200多只鸽子,他忍无可忍就想把房子给卖了,没想到,房子因为鸽子的事贬值了30万元,寻求社区帮助时,社区员工说出了楼上住户的真实身份,网友:鸽子的天敌是啥来着? 这位北京男子满心欢喜地搬进新家,没曾想美梦眨眼就成了噩梦。清晨天没亮就被“咕咕”声吵醒,阳台不敢开,衣服不敢晾,就连空调外机都糊满了鸽粪。孩子因为鸽毛和异味,鼻炎硬生生发展成了哮喘,一家人住在价值两百多万的房子里,却连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 楼上邻居倒是不慌不忙,掏出一个红本本——《信鸽饲养登记证》。人家是信鸽协会的会员,养鸽子合法合规。社区和物业上门调解,一看证件齐全,也只能劝两句,说我们没执法权,管不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可这“合法”二字,有时候就成了挡箭牌,把邻里间的体面挡得严严实实。 男子琢磨着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动了卖房的念头。中介来了一看,直摇头,说你这房子得有心理准备,楼上这情况,至少得比市场价低三十万才可能有人问。三十万呐,普通人家多少年才能攒下这笔钱!当初卖房的中介拍胸脯保证小区环境好,现在出问题了,一句“不知情”就想撇清关系。买房这等人生大事,信息不对称的坑,真是掉进去才知道有多深。 这事儿掰扯开来,核心矛盾就摆在那儿:个人的兴趣爱好,它的边界到底在哪?是不是握有一纸证书,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让左邻右舍承受鸽粪、噪音和健康风险?法律给了养鸽的权利,但《民法典》也明明白白写着,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权益,邻居之间要讲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当爱好严重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这“合法”的含金量,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城市变得越来越密,楼越盖越高,这种“垂直邻里”关系带来的新问题,考验着老旧的管理智慧。光有发证的环节,却没有配套的、有效的日常监督和纠纷调解机制,矛盾爆发是迟早的事。有数据显示北京登记的信鸽养殖户数量在增长,但规范管理没能同步跟上,类似纠纷恐怕不止这一桩。 网友们脑洞大开,调侃着“派只老鹰来解决问题”。玩笑归玩笑,却折射出普通人在面对这种困境时的无奈。说到底,大家期盼的是一个既能尊重个人喜好,又能维护公共安宁的居住环境。一纸证书不该成为扰民的“护身符”,睦邻友好更需要将心比心的自觉。否则,今天可能是鸽子,明天就可能是别的什么,让花了半生积蓄买来的家,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爱跳舞的王大姐

爱跳舞的王大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