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入列举国瞩目,我们不能忘记马伟明院士的贡献。 “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只要是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5-11-07 23:13:31

福建号入列举国瞩目,我们不能忘记马伟明院士的贡献。 “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只要是国防建设所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常说的一句话。 他还说过另一句让全国网友印象深刻的话:“领先就领先美国!” 2025年11月,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 而在这项辉煌成就背后,马伟明院士及其团队在电磁弹射技术上的关键突破,功不可没。 二十多年前,马伟明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没有安于既往荣誉,而是毅然将研究方向确定为国际尖端科技领域——电磁发射技术。 当时,即便是世界科技强国,在该领域探索20余年也未能取得突破。身边人担心他:“你已经功成名就,千万别毁在这个项目上。” 但马伟明斩钉截铁地回答:“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只要是国防建设所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 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标语下,马伟明带领团队八年磨一剑,攻克了上百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小型样机,掌握了电磁弹射的核心技术。 马伟明团队并没有满足于基础理论的突破,他们继续推进工程应用,完成了样机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他还牵头另一项重大核心技术——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研究。 当时国际上普遍采用中压交流技术,但马伟明经过反复分析,提出可以采用中压直流技术。 这一想法遭遇了几乎一致的否定:“英美等发达国家都没有选择这条路线,以我国现有的条件,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的。” 面对质疑,马伟明坚持己见,组建我国第一个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经过10年攻关,他成功研制出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实现技术水平领先国外10年以上。 福建舰作为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其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航母跻身世界前列。 而这一切,离不开马伟明团队开发的“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和“中压直流配电系統”。 福建舰的中压直流配电,比美国“福特”号使用的中压交流配电更加稳定可靠。中压直流电力系统提高了效率和功率密度,发电机组可更稳定运行。 同时,中压直流技术瞬时电力储能高,为电磁弹射持续供应足够电力输出。这一创新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 在马伟明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服输”二字。他坚信:“要做就做最前沿的!”这种拼命精神,在团队内部形成了模范效应。 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马伟明的名字却已很少出现在科研成果奖项名单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心甘情愿“做一匹驾辕拉套的马”。 他为年轻人创造建功立业的机会,出思想、出课题、出经费。团队培养的数百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许多人已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如今,福建舰甲板上停放着歼-35、歼-15T、空警-600等新一代舰载机,展现出强大的舰载机运作能力。而这一切,都与马伟明团队的贡献密不可分。 当年在美军航母上踮脚观望的刘华清将军,以及那些因为看见所以相信的先辈们,如今可以欣慰地看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不仅已经成功应用,更在全球常规动力航母中独树一帜。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