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7日,美国政坛和医药圈同步炸锅——特朗普将联合礼来、诺和诺德高管官宣重磅协议:网红减肥药每月价格直接腰斩再腰斩,从之前的1000-1300美元狂降至149美元,还将推动纳入联邦医保 ! 这降价力度直接击穿行业底线,九成的降幅相当于以前买一个月的钱,现在能用上大半年。作为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观察者,我敢说这波操作在全球药价调控史上都算罕见,毕竟这类GLP-1药物此前可是药企的“摇钱树”。 就拿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来说,2023年单这一款药就给公司赚了211亿美元,美国市场贡献了七成以上营收。特朗普早盯着这块肥肉,之前就吐槽过伦敦88美元的药,纽约卖1300美元的离谱差距,这次算是直接动手“砍价”了。 更有意思的是新闻发布会上的小插曲,一名制药公司代表突然晕倒,让这场降价大戏多了几分戏剧性。诺和诺德赶紧否认是自家高管,白宫也急忙安抚,这背后是不是药企的压力写照,真不好说。 很多人不知道,美国药价高得离谱,核心是中间有个叫PBM的药品福利管理公司在“赚差价”。它们一边拿药企的回扣,一边向保险公司抬价,患者最终成了冤大头,这也是特朗普此次要打破的利益链。 协议细节藏着不少门道:医保参保人明年4月起每月自付只要50美元,非医保用户先降到350美元,两年内再压到250美元。而药企的回报,是三年关税豁免,这分明是特朗普的“胡萝卜加大棒”。 普通美国民众可乐坏了,之前不少超重人群因为价格望而却步,现在终于能负担得起。但我得泼个冷水,这政策能不能落地还两说,毕竟美国法律禁止政府直接和药企谈判,PBM这关就不好过。 药企看似让步,实则不亏。纳入联邦医保意味着打开了巨大的增量市场,之前医保不报销减肥用途,现在覆盖后销量大概率暴涨,薄利多销的账他们算得门清。 但真正的隐忧在研发端。一款GLP-1药物研发要烧数十亿美元,美国市场长期承担着全球药企的“研发补贴”角色,这么大幅降价,会不会挫伤后续创新积极性,还真不好说。 特朗普这步棋明显带着政治考量,中期选举临近,“民生可负担性”是关键议题,这波降价既能拉选票,又能敲打药企,可谓一箭双雕。 说到底,医疗的本质是普惠,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这次降价是个好开头,但如何平衡患者权益、药企利润和医药创新,才是长久之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