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野心非常可怕!现在的越南教育,在大中小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把广东广西作为其原来的属地? 越南的学校教育里,正悄悄传播着一套和公认史实不符的说法,把中国的广东、广西两地说成是自己曾经的属地,这种做法已经持续了不少年。 从 2005 年开始,这种说法就逐渐成为越南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不管是低年级课本还是高中教材,都在反复强化这个观念。 高中课本里甚至直接印着一张所谓的 “古地图”,硬生生把广东、广西划进了他们宣称的 “南越国” 版图里;小学课本则从小给孩子灌输,说五岭是他们古代的国家边界,失去广东、广西就等于丢了天然屏障。 更让人意外的是,对于历史人物赵佗的描述也完全变了样,这位原本是河北人、秦朝派往岭南的将领,在越南课本里成了 “开国英雄”,被说成是 “击退北方侵略” 的救星,压根不提他源自中原政权的背景。 令人诧异的是,博物馆解说竟刻意误导大众。广西出土的汉代铜鼎,其上带有与西安汉墓同款汉字,本是历史明证,却被歪曲成“越南祖先的遗物”,实在荒谬至极。 这般教育内容的呈现,与越南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历史的长河中诸多因素交织,深刻影响着教育方向,使得当下的教育内容具有其独特性与必然性。 历史上,越南中北部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郡县,从汉朝到唐朝,都由中央朝廷派官员治理,推行和中原一样的制度。 直到公元 968 年,越南才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虽然成为独立国家,但文化、制度上依然保留着大量中国的影响。 这种历史认知的扭曲,并非没有明确的指向。调查显示,越南 85% 的高中生和 70% 的大学生都相信广东、广西原本属于越南,而这种观念的传播,本质上是想通过塑造 “失去领土” 的记忆,凝聚国内的民族认同感。 同时,这也是在为未来埋下伏笔,通过长期的教育灌输,让年轻一代形成固定认知,为日后可能的领土争议铺垫情感基础。 这种做法并非没有先例,1979 年的中越边境冲突,就是越南率先挑起,他们越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还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事后却颠倒黑白宣称是 “正当防卫”。 不过从史实来看,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赵佗建立的南越国,都城在今天的广州,公元前 111 年就被汉武帝的军队攻灭,其领土随后被纳入西汉版图,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广东、广西地区出土的大量汉代青铜器、古货币和汉墓遗址,都能证明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和中原文化紧密相连。就连越南自己的老史料《大越史记全书》,也承认从汉朝到唐朝,他们的土地曾是中国的属地。 当今时代,中越两国于经贸与旅游领域展开了紧密协作。双方携手共进,在经济贸易交流频繁,旅游往来亦热闹非凡,共同谱写着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2025年前三季度,云南省接待越南过夜游客超31万人次。2024年,滇越贸易额达221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幅度高达18%,展现出两地交流合作的蓬勃态势。 越南的水果、农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中国的工业品也销往越南,边境不少老百姓靠着跨境生意维持生计,双方还在推进多个跨境交通工程,让贸易往来更加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官方 1971 年出版的《越南史》,将历史上中国对当地的管辖称为 “侵略”,这种观点被写入教科书后广泛传播。 但按照历史脉络,秦始皇时期设立的象郡,就包含今天广西东南部和越南北部,之后的汉朝也一直对岭南地区实施有效管辖,这些都是有明确史料和考古发现支撑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