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30年为何对中国“手下留情”?奥巴马道出真相:中国选择了克制 军事上的克制最是明显,美国 2025 年军费堆到 8950 亿美元,占全球 40%,比后面 10 个国家加起来还多,简直是拿着金锄头挖地,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 可中国呢?2025 年国防预算折合成美元才 2460 亿,刚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多点,占 GDP 的比例也就 1.5%,连美国 3.15% 的一半都不到。 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之后,中国国防开支就从维持性投入慢慢过渡到适度增长,占 GDP 的比重从 5.43% 一路降到 1.26%,后来也基本稳定在这个低水平,跟俄罗斯的 4.4%、印度的 2.5% 比都算收敛的,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更是垫底的存在。 更实在的是人均数据,2017 年中国国民人均国防费才 750 元人民币,只相当于美国的 5%,军人人均也才是美国的 15%,这哪像是要跟人掰手腕的架势?换成其他国家,面对美国在南海一年几十次的 “自由航行”,早该剑拔弩张了,可中国偏不。 2012 年黄岩岛事件,菲律宾在美国撑腰下闹得凶,又是叫板又是想提交国际仲裁,中国明明能直接派军舰硬顶,却偏偏走外交协商的路子,渔政船巡航执法,嘴上把主权立场摆得明明白白,行动上却绝不越界,最后稳稳管控住黄岩岛,还没给美国介入的借口。 2022 年佩洛西窜台,局势都快炸了,中国也就是搞环岛军演亮个肌肉,演完就收兵,没像美国预想的那样 “擦枪走火”,这种收放自如的克制,让美国想挑事都找不到由头。 军事上不冒进,经济上更懂得留余地。 美国 2018 年掀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关税,按常理早该针锋相对互怼,可中国没跟着疯,反而把精力扑在 “双循环” 上,闷头搞内销、拓东盟市场。 2022 年中美贸易额还能冲到 6900 亿美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根本拆不开,美国想脱钩都找不到下刀的地方。 科技领域更能看出门道,华为被卡芯片脖子,美国又是断供又是施压盟友,中国也没把稀土这种 “王牌” 直接甩出来,而是悄悄加码研发,5G、AI 该推进推进,这种 “打不还手” 的架势,反而让美国的封锁显得师出无名。 美国不是不想围堵中国,可中国的克制总能化解掉对抗的火药味。 当年中国加入 WTO,美国之所以松口,就是看准了中国愿意在规则内玩,不像当年的苏联那样处处搞对抗。 这几年美国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 “四方对话”,弄 “印太战略” 想围堵中国,中国也没学着拉山头,反而搞 “一带一路”、签 RCEP,把朋友圈越做越大,用合作代替对抗,让美国的围堵成了自导自演的戏码。 奥巴马卸任后不止一次提过,中国最聪明的地方就是 “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手”,不像有些国家仗着实力就横冲直撞。 要知道美国这几十年可不是善茬,对苏联搞军备竞赛,对伊拉克直接动武,唯独对中国保持着 “斗而不破” 的状态,核心就是中国的克制没给它全面动手的理由。 美国国债都堆到 GDP 的 125% 了,赤字率 6.2%,军费全靠借新债还旧债,真跟中国硬刚,先崩的可能是自己的钱包。 而中国债务率才 77%,赤字率 4%,财政底子厚实得很,却偏偏捂着钱袋子不搞军备竞赛,这种 “扮猪吃老虎” 的克制,让美国觉得没必要急着撕破脸。 毕竟真把中国逼急了,以中国的工业实力,军费要是提到 GDP 的 3%,一下子就能冲到 5770 亿美元,接近美国的六成,到时候美国反而得不偿失。 从核力量到常规武器,从经济博弈到外交周旋,中国这三十年的克制从来不是软弱,而是算准了 “时间在自己这边”。 美国拿着全球 40% 的军费却要管全球的事,海外基地维护就花掉四成军费,分身乏术;中国拿着四分之一的军费守好自家门口,效率高得很。 这种反差下,美国自然愿意 “手下留情”—— 毕竟跟一个懂得克制、又不好斗的对手相处,比跟一个随时要拼命的敌人对峙,划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