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泡泡玛特抖音直播间推广新品“DIMOO新生日记系列挂链盲盒

在下翰仔 2025-11-07 13:50:08

2025年11月6日,泡泡玛特抖音直播间推广新品“DIMOO新生日记系列挂链盲盒”时,一名员工手持产品感叹:“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贵”,另一人回应:“没事会有人买单的”。对话被直播收录后迅速发酵,“泡泡玛特直播事故”登上热搜首位。 这是来自“自己人”的、对产品定价的直接否定,瞬间击穿了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印证了许多人内心的怀疑。“没事会有人买单的”,这句话更具杀伤力,它从“吐槽价格”上升到了“揣度消费者”,带有一种“尽管我们贵,但总有不理智的粉丝会买账”的潜台词,极易引发消费者的反感,感觉自己的热爱被当成了“冤大头”。当内部员工无意间证实了价格过高的怀疑时,许多消费者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购买决策。 “你可以收我智商税,但不能收了税还嘲笑我智商。”一条高赞评论道出了大众心声。那种被当作“冤大头”的感受,比价格本身更伤人。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门情感溢价的生意。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实物产品,更是情感认同和收藏满足感。随着事件发酵,关于产品成本的讨论迅速占据评论区。行业知情人士透露,这款由锌合金挂件、树脂公仔和聚酯纤维挂绳组成的产品,生产成本极其低廉。 “代工厂那边,单个成本连8元都不到。”某玩具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即便是同等质量的仿品,4块钱也能拿下。”若以此计算,泡泡玛特这款挂链盲盒的溢价接近10倍。难怪连自家员工都忍不住吐槽。 部分用户认为“为IP情感溢价买单是个人选择”;另一群体则质疑品牌滥用情怀,定价脱离产品价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粉丝的情感认同被过度消费,甚至被内部人员无意间“嘲讽”时,品牌大厦的基石就可能出现裂痕。当“自己人”都不再相信产品物有所值,如何说服消费者继续为梦想买单?

0 阅读:0
在下翰仔

在下翰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