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下的台湾芯片业:掏空还是机遇? 特朗普一句“台湾以后只需要生产内衣和日用品”,岛内2340万人与价值6.5万亿的半导体产业同时陷入不安。 “台湾以后只需要生产美国没必要生产的内衣和日用品。”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地划定了他心目中的产业分工。 这番言论在岛内引发强烈震动,与此同时,他宣布对进口芯片征收100%关税,唯有承诺在美设厂的企业才能获得豁免。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不得不将投资美国的金额追加到1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造晶圆厂和先进封裝厂。 01 关税大棒 特朗普的芯片关税政策简单而强硬:不在美国生产,就面临100%的输美关税。 这项政策引发了业界的广泛担忧。华府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史剑道指出,该政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意思是只针对半导体吗?还是包括嵌入其他产品中的半导体?还是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所有零组件?” 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有吓阻效果,让企业更难考虑对美国出口。 然而,台积电似乎得到了特殊对待。史剑道分析,“台积电应该还是最有可能优先获得豁免的企业之一。” 02 掏空争议 台湾半导体产业不仅只有台积电,但只有它拥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 中国国民党籍“立委”赖士葆指出,特朗普此举等于强迫上下游产业都要去美国设厂。“动辄上万个工程师都没有工作机会,或者都要往美国跑,会让台湾的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台湾外销产品中,约80%是半导体相关产品,这一冲击将波及整个台湾经济。 美国德州山姆林士顿州立大学副教授翁履中警告,这场由美方主导的晶片重组战不仅动摇台积电“护国神山”地位,也可能使台湾半导体生态系统遭到“全面掏空”。 03 产业影响 工研院最新发布的预测显示,2025年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新台币6.5万亿元,年成长率22.0%。 这一增长主要受AI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及供应链积极备货需求推动。 在特朗普政策冲击下,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预估,2025年台湾半导体产值仍将达5.45万亿新台币,增长15.4%。 其中,7纳米以下的全球先进制程产能,台厂更占全球产能高达63%。 04 应对之道 面对摩尔定律的物理局限和外部压力,台湾半导体产业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鸿海董事暨讯芯-KY董事长蒋尚义近日表示,台湾应布局小晶片设计架构,抢进先进封装,保持在半导体产业领先。 “未来AI应用扩展至其他领域,会更轰轰烈烈”,包括智能电动车、机器人、智能家庭、智能城市等,将有上千、上万种产品具备AI功能。 工研院则建议,台湾厂商可凭借应用端优势,聚焦利基型AI芯片开发,如智能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高效能、低功耗应用,以避开与国际大厂的正面竞争。 05 人才与未来 特朗普的政策不仅影响产业,更直接冲击台湾就业市场。 赖士葆质疑,“产业到美国设厂,会以美国的工人为主,美国工程师为优先,能随着产业移往美国的多是高阶人才,在台湾一般的操作员等不可能过去,所以留下来这些人怎么办?” 资策会MIC预估,到2030年,台湾仍是台厂产能重心,也是最先进制程首發量产地区,台厂产能在台占80%。 这表明,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台湾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优势不会轻易消失。 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正拔地而起,台湾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仍在不断招募人才。根据工研院预测,2026年台湾半导体产值将正式突破7万亿元大关。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正在美国的压力下寻找新的平衡点。 一边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与掏空疑虑,另一边是AI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台湾的“护岛神山”将在这次考验中证明其真正的韧性。美国特朗普关税 特朗普增关税 特朗普加增关税 特朗普美国关税 特朗普关税法案 美国芯片 特朗普二级关税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的台湾芯片业:掏空还是机遇? 特朗普一句“台湾以后只需要生产内
俊青聊天下
2025-11-07 13:06: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