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要出一个像毛主席这样的人,到底有多难?可能真的难如登天!甚至可以说,下一

思念蚀骨灼心 2025-11-07 11:38:36

在中国,要出一个像毛主席这样的人,到底有多难?可能真的难如登天!甚至可以说,下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首先得有那种天崩地裂的时代土壤,1840年之后的中国就是块被列强撕咬、军阀践踏的破布,甲午战争输得底裤都掉,八国联军烧了圆明园,老百姓要么当亡国奴要么饿死,这种“百年魔怪舞翩跹”的绝境,才逼着人要掀翻整个旧世界。现在国泰民安,就算有发展难题,也不是当年那种站在悬崖边上的危机,没这火候,根本炼不出能扛住山河之重的筋骨。 再看个人身上的硬功夫,那是实打实的“三不朽”本事,立德、立功、立言一样不缺,少一样都撑不起这分量。青年时他就跟一般读书人不一样,当年在少年中国学会讨论“工读互助”,别人吵来吵去空谈理论,他直接拍桌子说“要干就干”,拎着大家的换洗衣服去摆摊挣钱,一件收一个铜子,三天准时交货拿钱,这种不玩虚的实干劲儿,打根上就透着不一样。 后来搞革命,他不跟党内那些“留苏派”一样死搬城市暴动的套路,反而钻进湖南农村搞调查,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接着拉队伍上井冈山,亲手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硬生生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路,换成那些只会啃教条的,早把革命本钱赔光了。 军事上的能耐更是独一份的神级操作。1938年抗战正胶着,到处都是“亡国论”“速胜论”的噪音,连不少国民党高层都懵圈,毛主席闷在延安窑洞里啃书,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划得密密麻麻,还组织人一起啃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最后写出《论持久战》,把“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说得明明白白。 这文章一出来,不仅八路军官兵争着看,周恩来拿去给傅作义这些国民党将领讲,对方听完直呼“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连国民政府都通令全国学这思路,后来武汉会战的走向还真跟毛主席预判的一模一样,这种从乱局里抓规律的本事,比算命先生准一万倍。 更关键的是能把一盘散沙捏成钢,当年红军刚拉起来时,大多是农民出身,还有不少旧军阀过来的兵油子,打胜仗就抢东西,打败仗就跑路。主席搞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又在古田会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规矩,硬生生把这支散兵游勇变成“党指挥枪”的人民军队。 延安遭封锁那几年,日军扫荡、国民党卡脖子,边区军民快饿死了,他喊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带头开荒种地缴公粮,连周恩来都纺纱织布,最后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江南”,这种能让万众一心的号召力,得是从骨子里跟群众连在一起才能做到的。 建国后那套“白手起家”的本事更没法复制,当时中国工业比西方落后一百年,连钉子都叫“洋钉”,主席拍板优先搞重工业,四年就搭起工业化架子,接着又咬牙搞“两弹一星”。要知道那会儿吃饭都成问题,却硬是把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搞了出来,让中国在美苏争霸里站稳脚跟,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和远见,换别人早被困难吓退了。 而且主席还能写一手好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气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这种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 “多面手”,历史上没几个能比。 现在再想找这样的人,首先就没了那种把整个民族逼到墙角的历史环境,其次也难有那种从底层摸爬滚打、既能扛枪打仗又能著书立说的经历。毛主席是在长征的雪山草地里、延安的窑洞里、战场上的硝烟里炼出来的,现在的人就算再优秀,也没机会经历那种九死一生的考验。 更何况他留下的那些思想和制度,比如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人民监督政府的思路,早就成了国家运转的根基,后人是站在他搭的台子上前行,自然没法再经历一遍他那种开天辟地的过程。这种时代、天赋、实践和历史使命的叠加,简直是老天爷独一份的配置,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