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设备而付出巨大代价,以前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钱,好不容易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结果被老美逼迫拆除,此前,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或爱立信的通信设备,这笔钱由德国纳税人提供。 英国其实早几年他们自己的技术部门就查过,说华为的设备没什么安全问题,可架不住美国没完没了的施压。 2019年的时候,美国白宫直接派了个代表团冲到伦敦,副国家安全顾问波廷杰在会谈里吼了整整5个小时,压根不听英国人摆技术证据,就硬逼他们认“中国设备有风险”这套说法。 更过分的是,美国中情局还偷偷去其他欧洲国家散布谣言,说英国的评估不靠谱,把英国架在火上烤,根本下不来台。到2020年,英国没办法,只能咬着牙宣布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接着就开始拆设备。 可真动起手才知道这活有多坑。 英国电信要在全国18000个移动基站里,拆换12000个站点的华为设备,工程师每天得跑东跑西找房东要进入许可,还得申请封路,折腾了好长时间,才完成130个站点的拆除。 钱更是像流水一样往外淌,光英国电信一家,一开始就拨了近45亿人民币,专门买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设备来替换,整个通信行业算下来,损失得有20亿英镑(差不多180亿人民币),5G推广直接拖慢了两三年。 最冤的还是英国老百姓,原本能用上性价比高的网络,现在网速没跟上不说,以后的话费还得涨——这些拆设备、换设备的成本,最后不都得摊到用户头上?英国前商务大臣后来都忍不住说,这哪是为了安全,就是听美国的话当冤大头。 比起英国,德国这亏吃得更大。那165亿人民币,全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政府直接把这笔钱列进了国防预算,当成补贴发给三大运营商——德国电信、沃达丰德国公司、西班牙电信德国公司。 这三家企业被逼着承诺,2029年前要把网络里所有华为、中兴的设备全拆完,光核心网的组件,2026年前就得清干净。 可德国网络里华为设备的占比早就超过了65%,全国82000个移动信号站里,快50000个都是华为的,这哪是拆设备,简直是把大半个通信基础设施扒了重造。 运营商私下里天天抱怨,就算政府补一半的钱,自己还是得亏一大笔,毕竟拆旧的、装新的,中间还得保证网络不中断,哪一步都得花钱。 其实德国原本不想走这条路。 默克尔当总理的时候,就硬顶过美国,让联邦资讯安全局专门做过评估,结论是华为设备安全可靠,压根没所谓的“间谍技术”。可美国不依不饶,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轮番用“情报共享”威胁,说要是不用华为,就断了德国和北约的情报渠道,却从来没拿出过半点实锤证据。 后来欧盟跟着美国起哄,把华为列进“高危名单”,德国内部的亲美政客趁机跳出来造势,内政部长费瑟连“我感觉有风险”这种没谱的话都拿出来当理由,逼着政府拍板拆设备。 现在默茨内阁上台,比之前更激进,哪怕知道拆设备就像“把好好的电厂炸了重建”,会拖垮德国工业4.0的进度,也非要往火坑里跳。 更讽刺的是,用来替换的设备根本顶不上用。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设备,不仅比华为的贵不少,技术上还跟不上。德国运营商都偷偷担心,拆完华为设备后,5G信号覆盖会出大问题,说不定连日常的网络稳定都保证不了。 之前伦敦排除华为后,已经成了欧洲网络体验最差的城市之一,现在柏林眼看着就要步它的后尘。 更要命的是,在5.5G和6G的研发上,欧洲本来就比中国慢了一步,这会把成熟好用的华为设备拆了,等于把自己数字经济的发展路也堵死了——等以后其他国家都用上更快的网络,欧洲还在为拆设备、换设备的烂摊子发愁,到时候想追都追不上。 不管是英国还是德国,政客们嘴上都得喊着“为了国家安全”,可心里比谁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英国电信的首席技术官嘴上说“拆设备不影响客户服务”,却没法解释为啥拆了三年,才完成130个基站的替换;德国政客拍着胸脯保证“拆设备可控”,却不敢提老百姓的取暖费都涨了两倍多,现在还得额外承担这165亿的拆换成本。 老美倒是乐见其成,自己的企业能抢下英德的设备订单,还能打压中国的通信技术,至于盟友花多少钱、网络乱不乱,根本不在它的考虑范围里。 这165亿和44亿砸下去,砸出的不是什么安全屏障,而是美国霸权下的无奈,是政客博弈的代价,最后全由普通民众扛着。 现在拆除工作才刚开头,后续的维护成本、5G延期的损失还得源源不断地填进来——英国计划用7年拆完,德国分两步走,说白了就是把短期的阵痛拖成长期的折磨。 这哪是搞通信基建,分明是在给自己的发展挖坑,等以后真的追不上数字经济的脚步时,再后悔可就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