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就中国一个能打的“小弟”,为什么要逼走中国?就这么说吧!印度打中国,教员想了十天十夜没想通。苏联撤走对中援助,把中逼向美国,教员想了二十天都看不懂苏联这步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解密文件才承认,当年对华政策完全是个大败笔。就那帮人,对形势的判断和政治斗争的掌握,说白了真就是二流水平。 其实在冷战期间,中苏之间的问题其实早就埋下了隐患。 外人看来苏联援助中国搞建设很积极,派专家支援,技术和设备一应俱全,双方你来我往签协议。但实际情况却是苏联总想在合作里占据上风,希望中国看苏联的脸色。 甭管给没给好处,他们一直要求中国跟着他们的步子走,哪怕中国有自己的考量。那种高高在上的做派,早就在双方心里埋下了疙瘩。 到了50年代末,苏联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想在大国舞台上和美国说和平,多次指责中国政策太冲。这种说法让中国心里很不舒服,他们觉得苏联根本没把彼此当回事。 紧接着,赫鲁晓夫直接决定撤走中国的苏联专家,技术援助也断了,搞得中国措手不及。苏联以为这样就能敲打中国,结果恰好逼得中国自己开始自力更生,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更过分的是,苏联一边修桥修路弄驻军,一边不理中国的反对意见,不仅让中国极为不满,还最终把摩擦拖到了武装冲突。 珍宝岛战争后,两国隔阂到了顶点。对苏联来说,失去中国不只是一个盟友这么简单,他们亲手促成了美国和中国坐到了一起,冷战格局也被彻底改写。 事实上,苏联始终没放下老大哥的姿态,不论是经济合作还是军事领域,都想着一手控制中国的选择权。 从嘴上指责到技术封锁,种种小动作反映出来的,只有不把中国摆在平等位置上。这种心态越来越明显,让中国彻底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方向。 等到80年代,苏联问题越攒越多,经济卡壳,民族矛盾也没解决,最后走向了解体的结局。那时候的中国经历过风风雨雨,已经在国际上打开了局面。 几年后俄罗斯公布旧档案,才承认当年对华政策太短视,因小失大,把中国推到对面阵营,自己反倒成了孤家寡人。 这场双边决裂实际给国际关系提了个醒,一个能并肩作战的伙伴,不能靠压制和要求顺从去维系。只有真正的相互尊重和坦诚,合作才稳得住。 苏联因为忽视了这个道理,乃至今天世界上不少国家还在犯同样的错误。一旦放不下掌控心,总想着让对方听自己的,那再铁的关系也终于有散伙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