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野兔成灾,有100多亿只,体重百斤却无人食用,当地人给出答案:不敢吃。

凭栏观望史 2025-11-06 10:23:36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有100多亿只,体重百斤却无人食用,当地人给出答案:不敢吃。   要说澳洲农民现在最头疼的事儿,除了干旱就是野兔了 —— 漫山遍野的兔子把草啃光、把树皮咬烂,可就算有上百亿只,也没人敢抓来吃。   这事儿的根儿,还得回到 1859 年的圣诞节,当时有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羊毛商人,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温切尔西镇的农场里,放了 24 只从老家带来的欧洲野兔。   他本来就是想闲了打打猎解闷,哪儿想到这 24 只兔子,竟成了澳洲百年生态麻烦的开始。   这些兔子可不光是吃草,连刚冒芽的树苗、灌木根都能啃干净,把土地啃得光秃秃的。   时间一长,风一吹沙子就起来了,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本地的鼠袋鼠、沙袋鼠这些小动物,因为没地方住、没东西吃,数量蹭蹭往下掉,有几十种都快灭绝了。   光农业损失,每年就差不多 1.8 亿澳元,相当于快 10 亿人民币。   澳洲人也没闲着,想了各种招儿治兔子:1901 年花大价钱修了 3253 公里的防兔墙,结果兔子能挖半米深的洞钻过去,这墙基本成了摆设。   后来澳大利亚还用毒药,结果也没抑制住。   但最让人纳闷的是,这么多兔子,澳洲人为啥不抓来吃呢?   说穿了就俩字:不敢。   现在澳洲野外的兔子,几乎都带着黏液瘤病毒,谁也不知道这病毒会不会突然变样传染给人。   之前有个农场主不信邪,抓了只野兔煮着吃,结果上吐下泻住了院,卫生部门赶紧发警告,说野兔身上还有肝吸虫、肺线虫这些寄生虫,光一只兔子肚子里就能藏几十条,就算煮得再久,也未必能全杀死。   更要命的是,为了治兔子,澳洲地面上撒过不少 1080 毒饵,这东西在土壤里能残留 6 个月以上,兔子吃了之后,毒素会积在身体里,人要是吃了这样的兔子肉,跟间接吃毒药没区别。   再加上澳洲人平时吃惯了牛羊肉,超市里全是牛排、羊腿,兔肉不光没卖的,还被当成 “穷人吃的”,打心眼儿里就不接受,就算有人尝过,也觉得野兔肉又柴又腥,根本不好吃。   反观咱们国内,想吃兔肉根本不用担这个心。   咱们平时吃的兔子,全是人工养殖的,像山东菏泽、四川成都这些地方,都有大型的养殖基地。就拿菏泽的养殖基地来说,每只兔子从出生起就有 “检疫档案”,哪天出生、吃了什么饲料、打了什么疫苗,全记在上面。   等兔子长到能出栏的时候,还得经过三次检验:第一次是兽医上门查健康状况,第二次是屠宰前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三次是屠宰后查肉里有没有寄生虫。   农业农村部去年还专门出了规定,人工养殖的兔肉必须有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和 “重金属检测报告” 这 “两证一报告”,才能拿到市场上卖。   超市里的兔腿、兔丁,或者卤兔肉、烤兔肉,全是经过这些流程的,不管是炒着吃还是炖着吃,都不用怕有病毒、寄生虫。   而且咱们养兔子都是按市场需求来,想多养多少、什么时候出栏,都有计划,根本不会像澳洲那样泛滥成灾。   其实这事儿往深了想,澳洲的野兔麻烦,说白了就是没搞懂 “生态” 俩字的意思。   生态学家看了都说,澳洲大陆本来就像个 “封闭的玻璃房”,里面的动植物都是慢慢磨合着生存的,突然放进野兔这种 “外来者”,没天敌管着,可不就乱了套嘛。   不光是澳洲,美国密西西比河的亚洲鲤鱼、咱们国内曾经的水葫芦,都是这样 —— 随便引进外来物种,最后都成了大麻烦。   美国为了治亚洲鲤鱼,花了上亿美元修拦鱼坝,也没拦住鲤鱼抢本土鱼的食物;咱们国内后来靠科学治理,才把水葫芦控制住。   这说明啥?对待自然,不是要 “征服” 它,而是得顺着它的规律来。   所以说,想吃兔肉不用羡慕澳洲的 “兔子多”,咱们国内的养殖兔肉又安全又好吃,还不用担健康风险。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不管是养动物还是搞生态,用科学的法子管着、顺着规律来,才能又得好处又不惹麻烦。   毕竟,地球不是咱们的 “试验场”,聪明的做法不是跟自然对着干,而是跟它好好相处 —— 就像咱们养兔子这样,既吃到了美味,又没出乱子,这才是最实在的。

0 阅读:0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