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我们把稀土这张王牌一打,荷兰那边就该坐下来好好谈了。 谁知道,人家直接反手

落叶无风 2025-11-06 10:11:32

本以为我们把稀土这张王牌一打,荷兰那边就该坐下来好好谈了。 谁知道,人家直接反手一个更狠的,把DUV光刻机管得死死的。 这哪是打在棉花上,这是结结实实撞在了一堵早就立好的墙上。 荷兰人这招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去年十月,他们突然改了规矩。光刻机出口门槛从7纳米提到14纳米。ASML的1970i、1980i这些主力机型全被卡住。审批要等九十天。连测量设备和计算光刻软件这些配套工具也一起被限。 ASML第一个尝到苦头。中国市场占它全球DUV销量的三分之一。今年对华营收里九成靠这些设备。禁令一出,股价立刻跌了八个点。业内预测明年收入还要再缩水一成。荷兰半导体行业十二万工作岗位里,两成直接依赖对华贸易。政治决定压得企业喘不过气。 企业可不会坐等。ASML火速推出NX2000新机型。通过调整参数绕开限制。客户多花八百万美元改造设备,就能继续生产7纳米芯片。他们在苏州建了技术服务中心。囤积五亿美元零部件。把维修时间从四十五天压到半个月。这些动作背后是现实考量——中国买走全球四成芯片。中低端芯片份额超过七成。没人愿意丢掉这块市场。 中国的反击同样迅速。十二月起,含0.1%中国稀土的产品都要出口许可。每台光刻机要用十公斤稀土磁体。三成电机成本依赖中国的高纯度铈材料。全球九成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ASML的库存只够用两个月。资源战悄悄打响,技术封锁反而暴露了对方的弱点。 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全球化的链条里,谁都离不开谁。荷兰逼ASML断供,却忘了自己的镜头抛光要靠中国材料。美国想重建稀土供应链,但成本要高四成。政治命令切不断产业生态。就像ASML的零件来自德国镜头、美国光源和亚洲电控。强行拆解只会让所有人都慢下来。 封锁也在催生新变化。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良率达到九成。价格只有ASML同类的三成。中微公司、北方华创这些企业订单越来越多。国产设备在成熟制程占比突破三成。第三代半导体开辟了新赛道。被动依赖就会受制于人,主动创新才有出路。 江苏一家芯片厂去年囤了二十台国产光刻机。厂长说虽然初期良率只有六成,但半年就追到八成五。现在他们用国产设备做中端芯片,成本降了四成。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压力有时反而催生突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8
落叶无风

落叶无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