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有点着急!中国刚刚宣布,中国与委内瑞拉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但是双方显然已经开始合作;而且委国已经拿到龙哥的干货! 美国在加勒比海区域的军事部署正显露出紧绷态势,这一切的导火索源于中国与委内瑞拉之间持续深化的军事技术合作。 当有记者就委内瑞拉寻求中国军事帮助的消息提问时,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强调两国的正常交往合作属于主权国家间的自主选择,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受第三方干扰影响。 这番表态清晰传递了合作的自主性,而委内瑞拉境内已然落地的中式装备,则让这份回应有了坚实的现实支撑。 中委之间的军事技术协作早已超越初步探索阶段,形成了体系化的合作格局。 委内瑞拉此前就已从中国引进多套雷达系统与反舰导弹,构建起基础防空与海岸防御网络。随着中国雷达技术的迭代升级,委方再次追加采购一批先进装备,其中以JY-27A反隐身雷达为核心的探测系统尤为关键。 这款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发的甚高频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常规战机的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即便针对F-35这类隐身目标,也能凭借特定波长激发的“谐振效应”,将其雷达反射截面积从0.001㎡级提升至0.1㎡级,大幅削弱其隐身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委内瑞拉并未将这些雷达单独部署,而是整合形成了“中国制造雷达矩阵”——12部JY-27负责远程警戒,搭配S波段的JYL-1和JY-11B雷达进行精准定位,后者能提供15米级精度的火控数据,不同频段的设备相互补充,彻底堵死了隐身战机的“波段规避”空间。 这种装备合作的深化,与委内瑞拉面临的安全压力直接相关。自2025年8月以来,美委关系急转直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秘密指令,授权五角大楼动用包括7艘军舰、1艘核潜艇及45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内的庞大力量,以打击贩毒为名强化对委内瑞拉的军事威慑,并开出5000万美元悬赏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9月1日,美军在加勒比海国际水域用导弹袭击一艘委内瑞拉船只,导致11人死亡,进一步激化了局势。 作为回应,美军近期从海军陆战队第225战斗攻击中队抽调5至10架F-35B战机,部署于波多黎各的何塞·阿蓬特·德拉托雷机场等基地,配合3至5架MQ-9无人机、2至3架P-8A反潜机等装备,形成了覆盖委内瑞拉周边空域的侦察与威慑网络。 这些战机的活动范围虽多在距离委内瑞拉领海800至900公里的国际空域,但一旦靠近,便可能进入中式雷达的探测范围。 委内瑞拉对中国装备的依赖,源于其国防体系升级的迫切需求。 马杜罗政府曾分别致函中俄伊三国寻求军事援助,其中致中方的信函明确提出希望扩大合作,加快雷达探测系统的生产进程以应对局势升级。 这种需求背后,是委军陈旧装备与美军现代化力量的现实差距,而中国提供的防御性装备恰好契合其需求——雷达、反舰导弹等装备成本相对可控,且专注于国土防御功能,与委内瑞拉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定位高度匹配。 更关键的是,中式雷达能与委军已有的俄制防空系统形成协同,JY-27雷达锁定目标后,数据可实时传输至S-300VM防空导弹系统,构建起“发现-锁定-打击”的完整闭环,这种跨体系兼容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装备的实战价值。 美军的焦虑还源于隐身优势遭遇的现实挑战。 尽管有消息称委内瑞拉“锁定F-35”实为网友推测,因美军战机活动区域多在JY-27A雷达极限探测范围之外,且该雷达虽能发现隐身目标却难以直接提供火控数据,但2020年委军方曾宣布用同款雷达追踪到美军F-22战机的先例,已足以让美军对自身隐身优势产生疑虑。 中国出口版装备展现的技术实力,更让外界对其自用装备的性能产生联想,这种技术威慑与委内瑞拉的防御部署相结合,显著增加了美军军事行动的不确定性。 中委合作的推进始终以双边共识为基础。两国自2023年升级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后,军事交流已涵盖高层互访、人员培训、装备合作等多个层面,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电子侦察船等也曾多次到访或在周边海域执行任务。 中方的回应既肯定了合作的合法性,也间接确认了装备供应的持续性,这种态度让委内瑞拉在面对美方施压时获得了更坚实的支撑。 美军F-35机群的部署与委内瑞拉中式雷达矩阵的对峙,已成为拉美地缘博弈的缩影。中国的防御性装备输出、委内瑞拉的国土防御需求与美国的区域威慑战略相互交织,推动局势不断演变。 隐身战机与反隐身雷达的技术较量背后,是主权国家自主合作与外部军事干预的立场碰撞。在这场关乎区域安全格局的博弈中,你认为美军会调整其军事部署策略吗?中委的防御性合作又将对拉美地缘平衡产生怎样的长远影响? 图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