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公开亮剑,作出一个前所未有重大决定。 俄媒今天(11月5日)证实称,俄罗斯

天天纪闻 2025-11-05 19:03:24

普京公开亮剑,作出一个前所未有重大决定。 俄媒今天(11月5日)证实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4日在首都莫斯科参加一场颁奖典礼时表示,俄罗斯已经开始研发下一代核动力巡航导弹。当天,普京还向俄罗斯核动力“海燕”导弹和“海神”无人水下航行器的研发人员颁发了国家奖章。   可能有人没明白这事的分量,觉得不就是研发个新导弹吗?要是这么想可就太浅了。先看看普京这次重点提的“海燕”和“海神”有多硬核,就知道下一代导弹的研发意味着什么。   “海燕”这东西可不是刚画的饼,2003年就开始研发了,2018年普京就公开过它的研制情况,去年10月还宣布过试验成功,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按计划2025年就能投入使用。   它最吓人的地方不是能装核弹头,而是核动力发动机——这玩意理论射程能到2万公里,相当于能绕着地球飞小半圈,而且根本不用考虑燃料耗尽的问题,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更狠的是它的突防能力,西方那些花大价钱建的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可能真就成了摆设。“海燕”用了最先进的隐身材料,巡航高度才50到100米,比常规巡航导弹低多了,雷达根本不容易发现。   美国《航空家》网站都承认,这东西能不间断飞将近3万公里,还能智能变轨,想绕着北极山谷低空飞就绕着飞,想横穿太平洋再绕到南美洲从墨西哥湾打过来也行,美国再有钱也不可能把边境线每一寸都装上反导系统,只要有一个漏洞就防不住。   英国情报部门也披露,它能装5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还能长时间滞空,相当于悬在头顶的核威慑。   再说说一起受表彰的“海神”无人水下航行器,这更是西方的水下噩梦。这东西从海底潜航,根本不跟你在水面上较劲,美西方那些陆基、天基反导系统对着海底一点办法都没有。   美国海军自己都研究过,在茫茫大洋里找这么个能自主航行的核动力潜航器“极为困难”,真要对上了就是“水下猫鼠游戏”,而且还未必能赢。   现在普京把这两款装备的研发人员请上台颁奖,就是告诉全世界:这些能打破战略平衡的杀器,我们已经快搞成了,下一代只会更厉害。   普京这时候亮底牌,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全是西方步步紧逼的结果。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苏就琢磨过核动力巡航导弹,但那时候技术不行都停了。   新世纪后《反导条约》失效,美国牵头北约一个劲往东扩,还到处建反导系统,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俄罗斯没那么多钱跟美国搞全面军备竞赛,就搞这种“非对称制衡”手段——你反导系统厉害是吧?我就搞你防不住的核动力导弹和水下航行器,一拳打在你的软肋上。   这次宣布研发下一代,就是告诉西方:你们的施压没用,我们的威慑能力只会不断升级。   西方嘴上硬得很,身体却很诚实。美国空军嘴上说“海燕”的核发动机未必可靠,飞行中可能出故障,但转头就承认这武器会打破现有战略平衡,是俄罗斯威慑北约的重要手段。   欧洲那些国家更别提了,虽然跟着美国喊口号,但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海燕”和“海神”部署到位,他们首先就得面临核威慑。之前卫星图像拍到俄罗斯北极基地有测试“海燕”的迹象时,美国侦察机就天天在附近转悠,现在普京直接把话挑明,西方那些反导计划估计得重新掂量掂量了。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不光是秀肌肉,还透着满满的自信。他颁奖时还提了一嘴,研发导弹用的小型核动力技术,还能用到国民经济和科研上,比如北极能源供应和太空探月。   这意思很明确:我们搞核威慑不是穷兵黩武,而是有扎实的技术基础,既能保家卫国,又能发展民生,这种底气可不是装出来的。反观西方,一边指责俄罗斯“破坏稳定”,一边自己又在搞“奥库斯”联盟研发新型武器,双重标准玩得溜,但真要比非对称威慑,还真没占到便宜。   可能有人觉得俄罗斯这是在搞核威慑竞赛,其实不然。从2018年首次公开“海燕”研发情况,到2023年宣布接近完成,再到现在启动下一代研发,俄罗斯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就是要通过明确的威慑信号,让西方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在核大国面前,真把对方逼急了没有赢家,普京这手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划定战略红线:别逼我,我的工具箱里有的是让你头疼的东西。   这次公开亮剑绝对是个里程碑事件,它不光是俄罗斯核威慑能力升级的标志,更让全球战略平衡重新被审视。西方以后再想对俄罗斯搞战略挤压,就得先想想普京手里的下一代核动力巡航导弹;那些跟着美国起哄的国家,也得掂量掂量自己会不会成为威慑范围内的目标。   普京用一场颁奖典礼告诉世界,俄罗斯的战略安全不容侵犯,而研发下一代核动力巡航导弹,就是守护这份安全最硬的底气。这绝不是结束,只是开始,西方要是还拎不清,接下来有的是让他们紧张的事。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棋子

棋子

2025-11-05 21:00

亮剑已成常态😃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