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

蕊蕊聊过去 2025-11-05 18:01:40

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已经盯上了台湾,并在签订《马关条约》后,展开了近50年的布局。 东亚这块地儿,从来就没太平过。台湾本是中国自家地盘,可一转眼,日本从明治维新那会儿起,就开始打它的主意。五十年的殖民把戏,不是明刀明枪,而是暗戳戳地渗进来,搅得两岸纠缠到现在。到底日本怎么下的手?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地处要冲,资源丰沛。清朝时候,这里是重要的农业基地,茶叶糖料源源不断运往大陆。十九世纪中叶,列强窥伺,东亚风云变色,台湾的战略位置就更显眼了。 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后,废除幕府,学西方搞工业化,军队膨胀得飞快。岛国穷,资源少,日本就把眼睛盯上海外。台湾正好卡在东亚海上通道,往前挨着大陆,往后通太平洋,蔗糖樟脑这些东西,对它来说是现成的好货。 1871年,琉球渔民漂到台湾南部牡丹社,当地人排外,日本借机派五百多兵登陆恒春半岛,烧村测地,强要情报。这不是救人,是明摆着探路,为以后侵占铺垫。清廷抗议,日本撤兵,但没停手。1880年代,日本商人假贸易名义,深入台湾乡村,查土壤记矿藏,野心昭然。 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海军封锁旅顺,陆军攻澎湖,逼近台湾海峡。清军败退,1895年4月17日,下关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第二款,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字时,脸上那股子得意劲儿,就透着侵略者的嘴脸。从此,台湾陷入日本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日本接手台湾,没大动干戈派兵压阵,而是从社会底层慢慢蚕食。总督府一上台,就规划资源开发,把台湾当后院使。樟脑蒸馏厂到处建,工人日夜忙活,树汁榨成晶体,直供日本军工厂。蔗糖产业也被垄断,农民收成低价卖给日企,加工后高价回岛,钱全流东京养军队。 经济上,日本搞专卖制度,台湾产品外流,进口日货高价。铁路优先连矿场到港口,基隆码头货物如潮,却不顾岛内交通。台湾商人只能靠日企过日子,慢慢养成依赖。殖民定位上,日本把台湾当工业后盾和南进基地,警察政治管社会,台湾人没参政权,处处受限。 文化渗透更阴险,从教育下手。1900年代,日本建学校,强制小孩上学。日语课本取代汉文,历史课只讲日本天皇神话,禁中国典故。1937年,总督小林跻造上台,推行皇民化运动,分两阶段:先国民精神总动员,强化对时局认识;后皇民奉公,彻底同化。 学校里,学生学日语,改日本姓,家谱按日式摆。节日去神社拜,祖先牌位也得改规矩。1930年雾社事件,原住民反抗,日本调飞机轰炸,血腥镇压。皇民化抹杀台湾人的国家观和民族意识,强迫信仰日本文化,遗毒深重。 到1940年代,战争需求加剧,日本征劳工,码头卸货不停。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回归中国。可日本没死心,通过美国渠道续摊。1951年《旧金山和约》,日本表面放弃台湾主权,却不明确归属,留后门。 战后,岛内亲日势力活跃,那些受过日式教育的人进政界媒体,散布对大陆误导,吹日本好。台湾政客张口日语,媒体天天亲日,就是皇民化余孽。日本企业借美国伞,投半导体食品,技术援助绑供应链。低调卖二手军备,派顾问训人,在台海搅局。 可大陆不一样了,实力上去了,扛住外部压力。两岸交流热络,台湾青年看大陆影视用大陆货,文化亲缘拉近。越来越多民众重温历史,认清日本殖民罪行,坚定中国人身份。清除旧毒,得两岸同胞齐心,深化经贸,推动互鉴。 统一是大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日本想靠阴招搅和,只能自讨没趣。祖国统一后,台湾会迎来新繁荣,东亚也能太平点。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