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曾表示:“中国会在佩洛西去世之前实现统一”。很显然,他在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话在说,对方瞬间绷不住了。 一个中国学者在国际媒体镜头前,平静抛出一句直戳人心的话:两岸统一,就在佩洛西有生之年完成。这不是空谈,而是对分裂势力的当头棒喝。西方媒体一听,脸色煞白,赶紧打岔,却挡不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句话背后,藏着怎样的中国底气?它如何搅动全球风云?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反复警告,执意窜访台湾。这事一出,就把海峡两岸的紧张推到高点。佩洛西这趟去台湾,公开会见当地当局头面人物,还大谈什么“民主支持”,完全无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我们外交部从头到尾都讲得清清楚楚:台湾是中国领土,内政不容干涉。可她偏要硬来,这不光是挑衅,更是给台独势力壮胆。 中方立马亮剑。8月4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启动大规模实战化联合军演,覆盖台湾周边海空域。战机、舰艇、导弹齐上阵,向世界宣告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这次演训不是闹着玩的,而是实打实的回应,划定禁区,展示实力。国际上不少国家看在眼里,纷纷重申支持一个中国政策。联合国安理会开会时,好几国代表直言,佩洛西这步棋走偏了,只会加剧地区不稳。 佩洛西访台这事,本质上是美国在亚太搞霸权的小把戏。美方总爱打着“自由航行”旗号,搅和别人家事。可我们中国人心里有数,统一大势谁也挡不住。历史告诉我们,香港澳门回归是顺应潮流,台湾回归也一样,早晚的事。佩洛西82岁那年去台湾,估计没想到,这会成为中国学者反击双标的绝佳案例。 就在访台风波刚起没几天,8月8日,中国国际问题专家高志凯教授上了BBC的节目。BBC这家西方媒体,平时爱炒“中国威胁论”,这次请高教授来,本想套话。可高志凯没给他们机会,直奔主题。主持人一问两岸统一进程,高教授就说:“中国会在南希·佩洛西去世之前实现统一。”这话说出口,BBC那边明显接不住。主持人赶紧插话,想扣“武力威胁”的帽子,高教授回得干脆:“这是时代大趋势,不是什么个人恩怨。” 高志凯这番话,用了西方人最熟悉的套路。美国政客总爱拿“时间表”说事,比如宣称要在某国崛起前压住它。这次,高教授反手一击,用佩洛西的寿命当参照,瞬间把抽象的统一进程拉到眼前。佩洛西生于1940年,按平均寿命算,她还能活几年?可统一不是看她活多久,而是14亿中国人民的意志。BBC主持人想用老一套引导舆论,高教授却强调,和平统一大门敞开,但分裂势力别想得逞。 这采访一播出,西方媒体集体“破防”。他们本想借佩洛西访台渲染紧张,结果高志凯一句话,把球踢回去。统一进程从来不是外部势力说了算,而是历史必然。想想看,美国总说“几年内解决台湾问题”,高教授就用同样的逻辑回敬,让他们尝尝被时间追赶的滋味。这不光是口头交锋,更是战略智慧,戳破了“中国威胁”的泡沫。 佩洛西访台后,全球格局悄然变化。越来越多国家站队一个中国。从巴拿马到哈萨克斯坦,外交声明里都明确写着:台湾是中国内政。连立陶宛这种小国,因为跟风干涉,也吃了经贸亏,外交关系降级。这说明,台独空间越来越窄。两岸经贸额早就超3000亿美元,民众往来频繁,谁还想被外部势力当棋子? 高志凯教授的回应,接地气又硬核。他没提武力,只谈大势,这就把西方爱炒的“武统”话题堵死。统一是两岸同胞的事,和平方式优先,但底线不容触碰。佩洛西那趟台湾行,本想给美方脸上贴金,结果暴露了双标本质:自己内部乱象一堆,还管别人家统一。 回看整个事件,佩洛西访台是导火索,高志凯采访是高光时刻。中国人说话办事,向来实诚。统一不是喊口号,而是步步为营。国际社会看清了,美国的“印太战略”不过是老调重弹,挡不住中国发展。两岸一家亲,未来统一后,台湾同胞会享受到更多红利,经济、文化、教育全连通。 这事也提醒我们,面对外部挑衅,要有定力。外交部、军方、学者齐发力,内外联动。BBC采访后,高志凯的话传遍全球,成了中国声音的代表。西方媒体虽不甘,但事实摆在那: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173国承认,谁也翻不了盘。 如今,三年过去,统一进程稳扎稳打。两岸交流不断深化,台湾青年越来越多来大陆求学就业。佩洛西访台的余波还在,但中国底气更足。历史不会倒退,统一大势如潮水,势不可挡。高志凯那句“在佩洛西去世前”,不是威胁,而是自信宣言,让世界知道,中国说到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