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国专家指出,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不想当老大,美国不甘心做第二。而从整体实力来看,现在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贸易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美国,中国早已是名副其实的老大。 从经济实力来说,照现在买东西的能力算,中国的体量已经悄悄挤到最前面。以前有人说中国是“世界加工厂”,这话一点没错,到处都是中国造的货,产业线也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比起来,美国搞科技创新很在行,服务业水平也高,但工厂搬走了不少,现在大量商品还得从外面买,再想大包大揽地掌控全球市场,已经明显不如以前轻松。 到了军事上,美国还是全球顶头大哥,军费开支高得离谱,航母和海外基地一个接一个。但这些年中国下了狠劲补短板,海军新装备频繁亮相,精确打击手段不断升级,强度上和美国硬碰硬还有距离,可逼近的速度让人不敢小瞧。 说到科技,两国这场拉锯更是有火药味。中国这几年在AI、5G、量子等领域搞出了不少名堂,专利和论文数量涨得飞快。 美国一看苗头不对,立马各种禁令堵过来,把一批中国企业卡得很紧。可中国的科研团队也没就此服软,反倒借机补短板,朝自研和替代方向一路狂奔。 近年来,美国搞加税这一手,中国回敬以同样招数,进出口的那些企业被卷到了旋涡里,不得不想方设法找新出路。 虽然两国想脱钩,现实摆在那,谁也离不开谁。美元依然是天下通用钱,但人民币近年来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像是金融战场上悄悄展开的角力。 美国不愿让出老大的位置,不停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拉拢日韩、澳大利亚这些铁杆盟友。中国更喜欢和新兴市场国家搞合作,经济带项目铺到各大洲,让不少人感受到中国型号的影响力。 两边在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上有声音合作,但一到大事关键点,谁也不会做甩手掌柜。大家都明白,这不是谁的钱更多、船更大能决定的事。世界瞪大了眼,都在看究竟谁能带头,谁能赢得更多国家的信服。 要是较量升级,风险也不用多说,供应链卡住谁都不好过,军队对上头局势就更加棘手,科技和贸易的断裂还会波及广大民众。 对两国政府来说,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妥协,必须拿捏到位,否则可能连累自己的发展。 尽管彼此争得厉害,但在疫情防控、环保、反恐这些问题上,两国其实都有合作的基础。都知道地球不是某一家说了算,全球许多事情绕不开中美坐下来聊。也正因为这样,哪怕竞争一时半会消不下去,谁都藏着底牌,也不会真把话说死。 现在,中美的这场较量已经超出了原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争。比拼的是制度的吸引力,是谁能把更多国家团结到自己这边,也是比谁更有弹性、谁更能扛得住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