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10月初联合国又来跟中国要钱了,否则联合国只能裁员!10月底我们就全额打款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10月中旬,秘书长古特雷斯急得开了记者会,说联合国账上快见底了,要是各国再不交钱,机构就得裁员、砍预算,甚至面临“破产”。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按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到那时候2025年的会费只收到六成多,比去年同期少了不少。 照这个趋势,到年底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联合国的主要花销其实非常大。 每年常规预算就有37亿美元,光纽约总部的电费就得上亿,六种官方语言的翻译、会议同声传译花掉两亿多,再加上维和任务、难民救援、人道援助等项目,开销像流水一样。 可要维持这些运作,会员国的会费就是“命根子”。 在这种时候,中国的动作尤其亮眼。 作为联合国的第二大会费国,中国承担20%的份额,仅次于美国的22%。 10月初联合国刚喊“缺钱”,月底中国外交部那边就迅速安排,全额汇出会费。 钱到账后,联合国副发言人还特意在发布会上用中文说了句“谢谢”,称中国这笔钱是“雪中送炭”。 50多亿人民币,说多不多,说少也真不少。 到10月中旬,美国不但没交2025年的钱,连去年的账都没结清,总共拖欠超过30亿美元,占全部欠款的七成。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不交钱,一边还爱在联合国各种会议上“指点江山”,这就像饭馆里赖账的主顾,还要挑厨师手艺。 有网友问:“既然美国都欠着,咱们干嘛还老老实实交?”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是立场问题。 联合国虽然效率不高,但毕竟是全球协调事务的平台。 中国按时交钱,不光是履行义务,更是表明一种态度:支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 要真让联合国因为缺钱瘫了,受影响的绝不只是某几个国家。 中国的会费比例这些年也涨得快。 2013年中国分摊比例才刚过5%,如今已经涨到20%,十年涨了近四倍。 有人觉得这说明“负担太重”,但换个角度看,这也反映出中国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只是让人不平的是,有的国家有钱不交,反倒让别人来兜底,这显然不公平。 目前,还有五十多个会员国没交齐钱,联合国的资金问题暂时只是缓了口气,还没彻底解决。 不过,中国这笔钱起码让机构能撑过眼前的难关,不至于立即裁员或停摆。 有人调侃:“50亿真疼”,但从长远看,这笔钱换来的不是面子,而是信任和话语权。 毕竟在国际舞台上,谁真正讲信用、谁只会喊口号,时间久了大家心里都有数。 联合国是全世界的,不是哪个国家的“私人会所”,既然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就该各掏各的钱。 你觉得中国这 50 亿交得值吗? 信源: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