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人骨灰劫:6000万赎金、8小时安保真空,死亡尊严碎了 “连死人的安宁

小郎视频 2025-11-04 18:33:26

香港名人骨灰劫:6000万赎金、8小时安保真空,死亡尊严碎了 “连死人的安宁都要抢?”11月,功夫大师刘家良遗孀翁静晶的一段视频,让香港“骨灰盗窃风暴”彻底引爆。这位离世十年的武打传奇,安息地沙田宝福山的骨灰不翼而飞,只留下被翻动的纪念册——而他并非个例,十八个月内至少五位名人骨灰遭窃,匪徒张口就要数千万赎金,甚至发骨灰撒落照威胁“不给就倒海”。 这场荒诞犯罪的背后,是令人脊背发凉的“精准作业”。刘家良安葬的宝福山,因安息着张国荣、沈殿霞等名人,本是安保重点区域,却成了盗贼的“后花园”。他们摸透墓园“晚7点锁门、早4点巡逻”的规律,瞄准中间8小时安保真空期动手。更讽刺的是,园区监控坏了半年,家属多次投诉只换来“预算不够”的答复;盗贼带撬棍翻墙、十分钟撬开石碑,全程没触发任何警报,连翁静晶提前留下的“无值钱物品”字条都被偷走。 警方调查更挖出犯罪集团的完整链条:有人专门盯名人追悼会报道,从“骨灰镶金像”这类细节里筛目标;有人负责踩点数月,摸清龛位位置和开启方式;还有人跨三地联络,手机卡一次一换,连“转运灰”的黑市销路都已打通。目前虽拘捕一人,但四名核心成员在逃,案件背后或藏更大犯罪网络。 6000万赎金,成了家属们的生死考题。翁静晶两周内遭七次威胁,电话、短信轮番轰炸,但她咬着牙拒绝:“给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她同步所有证据给警方,还带女儿抽血比对郊野公园无名骨灰,“不能让丈夫流落荒郊”。可并非所有人都能硬抗,有匿名知情人透露,此前已有家属“破财消灾”,这才让匪徒胃口越来越大,赎金从百万飙到数千万。 对中国人而言,骨灰是思念的寄托、孝道的象征,匪徒恰恰掐住了这个软肋。有人想把骨灰带回家,香港高房价却容不下一个寄存位;有人想海葬,又违背长辈“入土为安”的遗愿——这种两难,成了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 更让人愤怒的是墓园的“免责套路”。家属花20万买的骨灰位,合同里却写着“最高赔偿2000元”,还只针对骨灰盒本身,骨灰遗失概不负责。宝福山年营收可观,夜班却只派两名保安守十几公顷山地,红外线报警系统残缺、部分区域连路灯都没有。翁静晶在采访中直言:“保安明显不足,哪怕养狗巡逻也好。” 法律的滞后更让犯罪成本低得可怕。按香港现行法律,偷骨灰和偷自行车同属普通盗窃,量刑相差无几。低风险高收益的诱惑下,匪徒自然有恃无恐。法律界呼吁增设“盗窃骨灰罪”,可修法流程漫长,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人脸识别、电子标签这些成熟防护技术,多数墓园也以“预算”“隐私”为由拒绝升级,技术代差让安保彻底被动。 如今,翁静晶“检查先人位置,别等电话后悔”的呼吁,已让香港墓园挤满自查的家属,“安保投诉模板”在社交平台刷屏。迫于压力,宝福山终于宣布加装感应灯和夜视摄像头,有组织犯罪调查科也接手案件,但这些都只是“事后补救”。 要守护最后的尊严,不能只靠家属的警惕。墓园得打破“高收费低保障”的惯性,把安保投入和收费挂钩;法律得尽快补上漏洞,让偷骨灰的代价配得上其恶行;技术防护更该普及,哪怕像宠物芯片一样给骨灰装标签,也能堵住漏洞。 眼下,刘家良的骨灰仍下落不明,但这场风波早已不止是个案。它撕开的,是死亡尊严背后的制度漏洞——今天发生在名人身上的悲剧,明天可能落在任何普通家庭头上。只有把每一处安保漏洞堵上、每一条免责条款改了,那些盯着骨灰的罪恶,才会真正无处遁形。

0 阅读:42
小郎视频

小郎视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