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活着回来”基金会创始人维塔利·杰涅加突然宣布了。

一心一意远山 2025-11-04 15:59:01

快讯!快讯! 乌克兰“活着回来”基金会创始人维塔利·杰涅加突然宣布了。 11月2日,他称波克罗夫斯克已实际失守,米尔诺格勒补给只剩田间小路,风险极高;他还指前线通报失真。核心就是:别再拖。 从地理位置看,波克罗夫斯克是铁路、公路枢纽,米尔诺格勒与其相连。一旦主路断开,补给车走土路,就会被低空无人机和火力盯住。对照2022年赫尔松右岸撤离,提前转移保住了主力。 他担心的空突和海军陆战队,培养周期长、替换慢。公开评估称,俄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在2023年乌格列达尔受损后恢复迟缓。说明保存骨干优先。 补给问题更细一点:秋季泥泞期,未铺装道路通行差,救援难跟进。据多方报道,侦察无人机与巡飞弹密集,车队集中就会被定位打击。 信息不对称也在加剧。他说通报里的乐观内容变多,但前线画面压力更大。巴赫穆特阶段的教训已被反复讨论,到5月城内战斗结束,守军被迫后撤,代价突出。 他还提醒后方纵深工事可能被接管。多家媒体提到乌方在多条防线加固,若前沿缺口扩大,未完成交接的阵地会被占据,后续更被动。 夜间行动安全性也下降。热成像和测向设备让隐蔽时间变短,分批撤出需要更清晰的口令、路线与时序,否则出口处容易拥堵。 兵力轮换会被打乱。缺口无人补上,预备队被迫补位,休整和补训减少,整个方向的作业效率下降。 设备损失同样沉重。他直言价值数亿美元的装备已难撤出,这不仅是硬件,连带训练成果和战术流程都会断档。 他的指向很明确:尽快下令有序撤出,把主力和关键装备转移到便于防守的地段,减少后续损失。据多方报道,俄方无人机与火力配合在该方向加强,时间不站在拖延这一边。

0 阅读:5

猜你喜欢

一心一意远山

一心一意远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