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公婆还过夫妻生活?拒绝带娃被骂“老不正经”,撕开多少家庭的遮羞布 家人们,今天这事儿我真的越想越窒息!有位宝妈吐槽,自己67岁的公婆天天黏在一起,竟然还保持着夫妻生活,让婆婆来城里带娃,婆婆死活不肯,理由是“你爸离不开我”,宝妈直接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老不正经,难道带孙子不比你们腻歪重要?” 先别急着站队,咱把这事儿捋捋——宝妈刚辞职在家带一岁娃,白天晚上连轴转,孩子黏人黏得像块橡皮糖,她熬得眼圈黑得像烟熏妆,头发一把把掉,堪比蒲公英渡劫。老公呢?天天加班到半夜,回家倒头就睡,换个尿布都嫌手忙脚乱,妥妥的“甩手掌柜”。宝妈实在撑不住了,才想到请婆婆来搭把手。 第一次打电话,婆婆说家里离不开人,宝妈以为是舍不得地里的庄稼;第二次说公公身体不好要照顾,宝妈心里就犯嘀咕了:“我上次回老家,公公还扛着锄头下地呢,硬朗得能追着鸡跑,怎么就离不开人了?” 直到上个周末,宝妈实在忍不住,拉着老公回了老家“突击检查”。一进门,院子里晒着洗得香喷喷的被褥,婆婆坐在板凳上缝衣服,公公凑在旁边递线,两人脑袋挨得近,说话声音软乎乎的,嘴角还挂着藏不住的笑,那腻歪劲儿,比小年轻还甜。宝妈当场就憋不住了,直接开口催婆婆进城,结果婆婆还是那句:“城里住不惯,你爸离不开我。” 宝妈越想越气,私下跟老公抱怨:“他俩都67了,还天天黏在一起,竟然还要过夫妻生活,真是老不正经!孙子都一岁了,难道不该以带娃为重吗?我一个人快熬死了,她倒好,在家享清福!” 这话一出,网友直接炸了锅——有人站宝妈:“确实过分,孙子都没人带了,老两口还只顾自己享乐”;但更多人骂醒宝妈:“67岁怎么就不能有夫妻生活了?你婆婆不是你的免费保姆!” 咱先掰扯第一个理:老年人有夫妻生活,不是“老不正经”,是正常需求! 总有人觉得“人老了就该清心寡欲”,可感情哪分年纪?67岁的公婆,一辈子互相扶持过来,现在儿女成家,终于能好好享受二人世界,保持亲密关系怎么了?这说明他们感情好,身体棒,难道不是儿女的福气? 再说说带娃这事儿——婆婆没有义务帮你带孙子! 宝妈辞职带娃辛苦,这是事实,老公甩手掌柜该骂,这也是事实,但这笔账不能算到婆婆头上。婆婆把你老公拉扯大,已经完成了她的养育责任,现在她想过自己的日子,不想被带娃捆绑,完全合情合理。难道老人退休了,就必须围着孙子转,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有了? 宝妈觉得婆婆“享清福”,可她没想想,婆婆年轻时可能也是这么一把屎一把尿把老公带大的,好不容易熬到儿女独立,难道不能歇一歇?你带娃辛苦,是你和老公的责任,不是婆婆的“债”。 更扎心的是,宝妈吐槽公婆“腻歪”,其实藏着一种隐性的偏见:“我过得苦,你们也不能过得好”。这种心态真的要不得。你带娃累,该解决的是和老公的分工问题——让老公分担育儿责任,比如下班回家带娃两小时,让你喘口气;或者请个钟点工搭把手,而不是逼婆婆牺牲自己的生活来救急。 想起我闺蜜的经历,她婆婆也是退休后不肯带娃,理由是要和公公去旅游。当时闺蜜也委屈,后来她和老公商量,请了个白天的保姆,老公每天提前一小时下班带娃,虽然多花了点钱,但矛盾少了很多。现在她婆婆偶尔来城里看孙子,还会给她带点老家的土特产,婆媳关系反而比逼着带娃时融洽多了。 其实这事儿的核心,从来不是“公婆该不该有夫妻生活”,而是“边界感”。很多家庭矛盾,都是因为把“情分”当成了“本分”——你觉得婆婆该帮你带娃,是情分;婆婆不愿意,是本分。强求来的帮忙,只会让双方都委屈。 再说说宝妈老公,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老婆熬得头发掉,他天天加班倒头就睡,换个尿布都嫌麻烦,这哪是夫妻,这是找了个“合租室友+生育工具”?宝妈该怼的不是婆婆,是这个甩手掌柜老公!与其抱怨婆婆不帮忙,不如硬气点让老公分担:“要么你下班带娃,要么你请保姆,要么你跟你妈好好说让她来,不然这日子没法过!” 还有人说“公公身体不好是借口”,可就算是借口,又怎么样?婆婆不想来,找个理由委婉拒绝,总比直接说“我不想帮你带娃”伤人吧?宝妈非要戳穿,无非是觉得“你不帮我,就是对不起我”。 退一步说,就算婆婆真的来了,婆媳住在一起,育儿观念不一样,天天鸡飞狗跳,到时候宝妈可能更崩溃:“婆婆带娃太糙”“婆婆老观念害娃”“婆婆干涉我的生活”……到时候又是另一波吐槽。 说句实在的,带娃确实辛苦,尤其是新手妈妈,那种熬不完的夜、操不完的心、被剥夺的自由,真的能把人逼疯。但这不是绑架老人的理由。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他们有权选择怎么度过晚年,而不是成为儿女的“免费保姆”。故事 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