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关税大棒砸向中国车!60%市场份额一夜生变,谁才是真正赢家?

蕊蕊聊过去 2025-11-03 18:58:24

非要打垮中国?最大敌人出现!这次不是美国,普京成最大赢家。 俄罗斯街头,中国车一度跑得飞起,市场份额直奔六成。可谁知,风向一变,关税层层加码,认证卡得死死的。这背后,普京政府步步为营,护着本土车企上位。非要挤兑中国产品?最大敌人不是老美,而是自家政策铁拳。普京笑到最后,中俄车市这盘棋,怎么下才共赢? 俄罗斯车市这几年,变化大得像过山车。2022年,地缘冲突一闹,欧美日韩车企全撤了,市场空荡荡的。本土车企拉达勉强撑着,份额掉到谷底。中国车企瞅准空子,赶紧补位。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些牌子,出口量蹭蹭上涨。2023年,中国车在俄卖了上百万辆,占了半壁江山。到了2024年,更是火爆,出口90.6万辆,市场份额稳稳58%。这数字听着就带劲,中国车不光便宜耐用,还适应俄寒冷天气,消费者买账。 中俄经贸本是老铁关系,中国车出口帮了大忙。俄罗斯缺车,民生得稳,中国企业投钱建厂,带技术过去。图拉州那边的合资厂,生产线上中国零部件组装本地化,雇了不少俄工人。2024年初,市场份额一度冲到60%,莫斯科街头出租车队换成奇瑞,圣彼得堡经销商天天忙订单。这不光是卖车,还拉动产业链,物流、售后全活络起来。中国车企前期砸钱研发,调适车型防冻电池,物流链从上海港直达符拉迪沃斯托克。结果呢?俄罗斯车市回暖,中国品牌成主流玩家。 可好景不长,2024年春夏,俄罗斯政策开始变脸。4月1日,新规落地,针对平行进口下狠手。之前,中国车多走欧亚经济联盟渠道,像吉尔吉斯斯坦转口,税费低点,合规操作。现在呢?全合并回收费,还加关税、增值税。没官方经销商的品牌,像极氪、理想、蔚来,遭殃最重。一辆极氪001,清关得多掏15万多人民币,售价直接翻倍,竞争力没了。平行进口本是市场常态,俄罗斯这一刀切,打破平衡,企业前期开拓全白搭。 这还没完,10月1日,车辆报废税再上台阶。涨幅70%到85%,覆盖所有进口轮式车。从2025年1月起,每年还涨10%到20%,直奔2030年。一辆200马力前置发动机进口轿车,原报废税6万多,现15万。企业算账,利润空间被挤干。官方进口和平行渠道,全中枪。俄罗斯说这是为环保和本土产业着想,可对中国车企来说,销售难度翻倍,亏本甩卖都难。中国企业本投重金在研发、生产、物流,现在门槛高了,市场开拓成难题。 政策链条越拉越紧,2025年2月,工业和贸易部长安东·阿利哈诺夫发话,要对进口车严查认证。会议上,他点名三个没说名字的中国品牌,毛病太多,上路不安全。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局跟进,2月11日,暂停中国陕汽SX3258卡车型号批准。理由是噪音超标,后防撞和侧面防护不合规。库存1.5万辆卡车停售,经销商只能干瞪眼。这车本是重卡主力,帮俄罗斯物流撑腰,现在直接卡死。 普京在这事儿上,玩得一手好牌。他5月8日在克里姆林宫会谈时,还夸俄罗斯是中国车主要进口国,8月30日又说两国工业合作紧密。可政策上,铁腕护航本土。拉达销量回升,份额从28%稳住,本土产能提振。俄罗斯车市整体低迷,2025年1到8月,中国出口才28.8万辆,份额滑到55%。普京借机腾空间,给本土车企喘息,成了最大赢家。这不是针对中国,而是自家产业复兴路子。可话说回来,过度保护,技术升级慢了,市场活力也弱。 中国车企没闲着,赶紧转舵。加大本地化,建厂投技术,调车型达标。陕汽那款卡车,问题点针对改,噪音降了,防护加固。极氪他们也推OTTS认证,周期虽长,但一步步过关。中俄是战略伙伴,车市合作是经贸大盘一部分。俄罗斯缺技术,中国有创新,互补空间大。普京的棋走得稳,可长远看,公平竞争才行。保护主义一玩,产业健康难保。中国企业靠实力说话,高质量产品输出,帮俄罗斯民生稳盘。 这波调整,中国车份额虽降,但基底厚实。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车市销量60万辆,同比跌29%,中国品牌还占55%。出口虽缓,但总量稳。企业学聪明了,不光卖车,还带服务链。售后网点扩,培训本地技师,电池回收本地化。俄罗斯消费者尝到甜头,中国车性价比高,口碑传开。政策虽严,需求在那儿摆着。普京赢了本土份额,可丢了部分合作红利。中俄友谊经得起风浪,车市这事儿,得往共赢方向推。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