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人开始羡慕中国制度了。有美国学者这么概括:美国是资本控制国家,国家听资本

烟雨评社 2025-11-03 10:53:21

现在美国人开始羡慕中国制度了。有美国学者这么概括:美国是资本控制国家,国家听资本的,中国则是国家控制资本,资本听国家的。这是没错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何中国能够做大让资本听命于国家的。 在美国,资本对政治权力的掌控从来不是秘密,而是制度结构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从选举到立法,从司法到舆论,资本的力量无处不在,且被法律和体制所“合法化”。 首先得说清楚,中国从来不是要把资本管死,而是给资本划定了 “服务国家战略” 的跑道。这种引导不是靠行政命令硬压,而是有实实在在的 “定海神针” 托底。 在能源、金融、通信这些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们就像稳定器,确保国家能调动资源投向那些周期长、风险高但必须做的事。比如高铁从无到有建成世界最大网络,初期需要的万亿级投入,私人资本根本不敢碰,正是靠着国有资本的持续发力,才打通了全国的经济脉络。 国家还会用 “指挥棒” 给资本指方向,五年规划就是最清晰的信号。2025 年刚启动的 “十五五” 规划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这些领域被重点圈出,紧接着国务院国资委就发起了规模 510 亿元的央企战新基金,专门投这些 “卡脖子” 领域。 这可不是简单给钱,基金还会联动央企的技术、市场资源,帮被投企业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这种 “战略资本 + 产业生态” 的组合,让社会资本愿意跟着国家的节奏走,毕竟顺着政策方向走,既能踩准发展风口,又能获得资源支持。 金融系统的导向作用更关键。中国的银行体系不会像美国那样把钱大量投向金融投机,而是在国家引导下流向实体经济。 2024 年的数据显示,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2%,其中大部分流向了高端装备、新能源这些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 就算是互联网、房地产这些曾经资本扎堆的领域,一旦出现无序扩张的苗头,监管就能及时介入调整,比如规范平台经济反垄断、划定房企 “三条红线”,让资本回归服务实体的本质。 这在资本说了算的美国很难实现,2008 年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只能用纳税人的钱救金融巨头,就是因为管不住投机资本。 更核心的是,中国能把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捏合到一起。美国受限于选举周期,政策常常跟着资本的短期诉求变,比如为了讨好石油资本,甚至会推翻之前的新能源政策。 而中国的政策能保持长期连贯,就像新能源产业,从 2009 年开始布局,历经多个五年规划持续扶持,如今终于实现全球领先,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出口量都稳居世界第一。这种能熬得住长期投入的定力,背后是国家战略不受资本短期利益干扰的制度优势。 现在看,中国不是要 “控制” 资本,而是让资本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工具。国有资本定方向、产业政策给引导、金融监管划底线,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资本自然愿意顺着国家的战略轨道运行。 美国学者羡慕的其实不是 “管资本” 本身,而是这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开资本短视陷阱的制度能力,这或许就是中国能让资本 “听话” 的根本原因。 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美国人羡慕的原因,不是中国能管住资本就完事了,而是中国能把资本的能量变成民众的福祉,实现“做大蛋糕”同时“分好蛋糕”。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