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又有大事发生! 台当局副领导人萧美琴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台积电在美国亚利

优雅钢琴 2025-11-02 16:30:16

快讯! 又有大事发生! 台当局副领导人萧美琴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Fab 21项目最新进展!原定2024年投产的Fab 21项目,现在已经调整到2025年了! ​而且这个项目在美国的投资额也从最开始预计的120亿美元增加到了400亿美元!真是太突然了!原本大家以为台积电在美国的项目进展很顺利,没想到现在传出最新消息,说这个项目面临核心环节的技术落后!主要原因是美国缺少熟练工人。不得已之下,台积电只好长期派驻工程师到美国现场支援。美国的设备到达之后,需要调试,台积电还需要重新协调工序。 这个消息其实不算意外,早在2023年7月,台积电就已经公开表示过投产延期的决定。当时董事长刘德音直接点明,问题的核心就是美国当地缺少半导体工厂所需的熟练工人,连设备安装都难以顺利推进。为了不耽误进度,台积电只能从中国台湾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一边支援现场工作,一边培训美国本地工人。 熟练工人的缺口并非个例,而是美国制造业的普遍困境。美国半导体协会早就发出预警,到2040年整个行业的用工缺口将达到6.7万人,而全美制造业的用人缺口更是高达80万人。就算亚利桑那州的建筑工人年薪已经涨到90万元人民币,依然招不到足够的人手,更别说技术要求更高的半导体技工了。 工人短缺还只是难题之一,高昂的成本让台积电不堪重负。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早就算过一笔账,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成本比在中国台湾至少高出50%。除了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美国的供应链成熟度也远不如台湾,很多配套环节衔接不畅,进一步推高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台积电台积电的美国建厂之路,从一开始就带着被动的色彩。2018年美中科技摩擦升级后,美国就急于将半导体产能拉回本土,2022年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拿出520亿美元补贴,就是为了吸引像台积电这样的行业巨头。台当局不仅没有争取有利条件,反而主动配合美国的战略,把台积电当成了“投名状”。 这种配合让台积电陷入两难境地。从2020年最初宣布120亿美元投资,到后来追加到400亿美元,再到2025年计划进一步追加投资至1650亿美元建设六座工厂,台积电的投入不断加码,但进度却屡屡滞后。第一座工厂的4纳米工艺量产推迟到2025年,第二座工厂的3纳米工艺更是要推迟到2028年才能投产。 更尴尬的是人员调配引发的矛盾。台积电从台湾派遣工程师支援美国工厂,却被当地工会指责是“抢本地饭碗”。亚利桑那建筑贸易协会会长公开批评这种做法,工会成员还组织了抗议活动,让台积电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而台湾本土的技术人员被大量抽调,也导致岛内工厂的运营压力增加。 张忠谋早就看透了其中的问题,2022年就曾直言,美国想重建半导体制造体系的想法过于天真。他举例说,台湾的工厂如果设备半夜出现故障,工程师能立刻到场维修,但在美国,受时差和法规限制,往往要拖到白天才能处理,效率天差地别。成本高、人才缺、效率低,这三大难题让台积电的美国建厂计划举步维艰。 即便困难重重,台积电的投资还在继续加码。2025年3月,公司宣布计划再追加100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五座芯片工厂,包括先进封装设施和研发中心。这些投资虽然能为美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却让台积电的经营风险持续攀升,有岛内民众痛批台当局这种“毁台卖台”的做法,让台积电从两岸产业合作的桥梁,变成了中美博弈的棋子。 从台湾调派的工程师们,不仅要适应美国的工作节奏,还要应对文化和法规上的差异。设备调试本就是精细活,加上工序协调需要重新磨合,每一个环节都要比在台湾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他们的付出没能换来顺畅的推进,反而要面对工会的质疑和成本超支的压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4
优雅钢琴

优雅钢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