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名男子去买烟,张口就要110条烟,总计5.5万元!店主以为来了大客户,热情接待对方,结果,没过多久,店主的银行卡就被冻结了!原来,他们收到的烟钱,居然是涉诈资金!被广西警方冻结,现在不仅烟没了,连钱也没了,店主两口子非常委屈,夫妻俩面对媒体伤心流泪! 店主王先生和妻子刘女士照常在店里忙碌。下午两点多,一辆白色轿车停在了店门口,三名男子走了进来,衣着体面,说话利落。 进门没多久,其中一人开口便问:“老板,有没有软中华?要110条,送礼用的。” 这话一出,王先生和妻子都愣了一下。平时能买上一条烟的客人都算“大客户”,这一下要上百条,金额得好几万元。 刘女士下意识地问:“要这么多,确定全要吗?”男子笑着说:“放心,咱们是真买,马上给钱。我们单位要发福利,临时任务,来不及从烟草公司订。” 王先生顿时心花怒放。店里库存足够,能一次性卖出这么多货,那可是难得的好事。于是,他和妻子忙着从货架、仓库搬烟出来,一箱箱堆到柜台后面。 清点完毕,总价5万5千多元。三名男子爽快地掏出厚厚一叠现金,一万块当场数好放在柜台上,又拿出手机说:“剩下的4万5,微信转你。” 王先生打开手机,果然收到了转账提醒,备注写着“香烟款”。 “哥们真爽快啊!”刘女士笑着说道,忙不迭地帮他们装箱打包,甚至还贴心地给每箱烟包上防潮膜。三人搬完烟,连声道谢,说要赶紧送去客户那边,风风火火地上车走了。 王先生目送车子消失在街角,心里暗自感叹:“终于遇到大客户了,这个月不算白干。”夫妻俩还特意去附近饭馆吃了顿好的,算是庆祝一下。 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天上午,王先生准备去进货,却发现银行卡刷不出来。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账户被冻结,疑似涉入电信诈骗资金流转。” “怎么可能?”王先生当场懵了。那张卡就是日常收款用的,一直都是做烟酒生意,从来没乱搞。银行方面建议他联系公安。 随后,王先生赶到派出所说明情况。 警方查询后告诉他:他的账户确实被广西警方跨省冻结,因为前一天下午那笔4.5万元转账,被认定为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资金。换句话说,那笔钱本身就是“赃款”。 听到这个消息,夫妻俩当场傻眼。那三名男子留的电话号码拨过去,已是空号;车辆牌照也是假牌;他们留下的所谓“单位名片”,竟是假的。王先生这才意识到——这不是大客户,而是骗子。 “烟已经被他们拿走了,钱也没了,现在账户还被冻结,我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刘女士哭着说。 她红着眼睛对记者讲述时,声音几乎发抖:“我们每天早起晚睡,起早贪黑赚点辛苦钱,从没干过坏事,怎么会碰到这种事?” 店里堆满了未拆封的香烟纸箱,看着空空的货架,王先生一声叹息。 那天卖出的110条烟,总价值五万多,如今全都被警方认定与案件有关,无法追回。更糟糕的是,那笔被冻结的账户资金短期内也无法动用,影响他们正常经营。 “有些朋友还以为我们参与诈骗,说什么‘被查了活该’,这更让人心寒。”王先生苦笑。刘女士在一旁抽泣着说:“我们连家里孩子的学费都取不出来了。” 公安机关提醒他们配合调查,等案件侦破后再申请资金解冻。但过程可能要几个月甚至更久。 警方也指出,这类案件近年来频发,一些诈骗团伙为了“洗钱”,会通过购买高价值商品(如烟酒、金饰)来转移赃款,从而牵连无辜商户。 消息传开后,当地不少小商户感到后怕。有人感叹:“现在生意真难做,遇到大单也不敢轻易收款。” 截至目前,广西警方已介入调查相关诈骗团伙的资金流向,河南方面也在协助核查。王先生夫妇的店门依旧开着,但每当有顾客问起那起“天降大单”,两人只会苦笑摇头。 “我们只是小本生意人,不求赚大钱,只希望能公道点,早点解冻账户。”刘女士擦着眼泪说,“这5万多块,是我们两口子一年多的血汗钱啊。”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留言:“现在骗子太狡猾了,小商户最容易中招。”“不怪店主,怪就怪骗子太多,社会诚信越来越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