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驾游遭遇“拦路收费”,50元妥协背后的乡村游困局! 一根横在柏油路上的拦路杆,一场“此路是我开”的现代戏码,让安吉的青山绿水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驾进入浙江湖州安吉县天荒坪小岭头,雨中的山路蜿蜒却畅通无阻。杭州游客张女士没想到,返程时,一根突然出现的拦路杆会挡住去路。 两名村民上前索要100元,声称“土地是我私人的,谁来都得给钱”。张女士疑惑不已,进来时没有任何收费提示,自己也没搭帐篷露营,仅仅在车里休息,何来百元收费一说? 当她举起手机记录时,村民急忙用雨伞挡住面部,呵斥“拍照犯法的”,却对自己拦路收费的行为理直气壮。 01 一场“现代买路钱”罗生门 “进去时没任何收费提示,出来时就多了根杆子。”张女士在视频中的陈述引发众多网友共鸣。 她强调,当时视线完全不受影响,若有提示绝不可能错过。 面对百元索求,张女士感到不可思议。她表示,若是10元、20元或许就忍了,但100元一台车的要求“真的吓死我了”。 现场视频显示,即便警车抵达,村民也面无惧色。这场对峙最终以报警收场。 02 警方调解背后的无奈 “只能调解,说物价问题需要找市场监管。” 张女士转述警方说法。 最终在民警调解下,她支付了50元才得以脱身。 警方回应揭开了更令人震惊的事实——该村民在此设卡收费已持续两三年。 上墅派出所蒋警官透露,涉事区域实为景区配套露营地,村民余阿姨负责日常管理,收取的是“土地使用费而非过路费”。 警方曾多次要求其设立明确标识,但显然效果不彰。 03 多部门回应显露权责盲区 事件发酵后,各大部门的回应却呈现出“踢皮球”态势。 安吉县文旅局明确表示,此事属村民个人行为,文旅部门没有执法权,正协调乡镇处理。 天荒坪镇政府工作人员则称:“景区不属于我们管,应该打110报警”。 上墅乡政府在10月31日晚间发布通报,已责令涉事露营地立即停业整改,要求增设清晰收费标识、规范流程,并将对辖区文旅场所全面排查。 04 网友争议揭示问题核心 “要致富可以,但不能学梁山好汉。”一位网友的评论犀利点出问题实质。 支持游客的一方认为,“私设关卡形同敲诈,公共道路岂能个人收费?”关键在于收费杆设在公共道路,而非自家露营地入口。 理解村民的网友则发现,视频角落有被杂草遮挡的告示牌,写着“帐篷自带100元/顶”。 他们质疑游客“用了私人场地却不想付费”。 有网友精准指出核心矛盾:“收费合法与否,关键在是否提前告知、是否对应服务。” 05 乡村游困局与破解之道 这起纠纷暴露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的管理漏洞。 村民想分享旅游红利却缺乏合法途径,管理部门则面临“多头管理、权责交叉”的现实困境。 类似事件在莫干山、婺源等地均有发生,折射出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权属登记不清、公共服务界限模糊等深层次问题。 安徽宏村的做法值得借鉴——将村道维护费纳入景区门票分成,既保障村民收益,又避免乱收费。 专家指出,即便涉及私有土地,在公共道路设卡已超出权利边界,且未明码标价涉嫌价格欺诈。 截至11月1日,涉事露营地已拆除道路拦路杆,在入口处新设标准化收费公示牌。 安吉县文旅局也同步公布文化市场执法热线,承诺“24小时响应游客投诉”。 这场百元纠纷,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乡村旅游从粗放走向规范的道路上,那些亟待填补的管理鸿沟。 信息来源: 百姓关注、红星新闻、网易新闻等权威媒体公开报道浙江围村收费 自驾车进景区 浙江村收费 安吉自驾游路线 自驾冲突 乡村旅游风险 安吉自驾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