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2018年,武警济南支队入职了一个月的大学生,还立下了一等功,然而在拿到这枚奖章的时候,他的母亲却泣不成声。老人颤抖的双手抚过奖章上的军徽,泪水砸在冰冷的金属上。 2018年,一位母亲颤抖着接过儿子用生命换来的一等功奖章,泣不成声地说道:“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这句话是无尽的悲痛,还是复杂的骄傲? 国家对王成龙五年的心血浇灌,真的“白费”了吗? 王成龙,1995年出生在山东临沂莒南县,这里是沂蒙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深厚。 他的童年并不被城市的繁华包围,而是沉浸在广播里的军旅故事和党史书籍中。 自小,他就对军营充满了向往,这份情感比任何物质的享受都要强烈。2013年,王成龙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高考。 那一年,他以625分的成绩超出了山东一本线71分,按理说,这个成绩足以让他进入一所一流的大学。 他并没有选择按常规的路径走,而是决定报考武警工程大学。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专业的选择,更是一种人生信仰的体现。他并未被亲朋的劝说动摇,深知这是自己的梦想,亦是一份责任与担当的承诺。 王成龙来自一个普通的农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从小,他就跟着父母一起干农活,黑黝黝的皮肤,满是劳动的痕迹,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 虽然父母对他报考军校心里有些不舍,担心他会离家太远,且军旅生活艰苦,但他们还是尽力支持了他的决定,凑齐了学费,把他送进了心仪的学校。 王成龙的军旅梦想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他知道,进入军营不仅仅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更意味着一种坚韧和奉献的承诺。 2013年9月,王成龙踏入武警工程大学西安校区时,体能相对较弱,五公里越野的训练让他倍感吃力。 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凭借坚定的决心和无比强大的意志力,开始了每天早晨加练,晚上深入研究战术手册的训练。 几个月后,他的体能和成绩逐渐提升,不仅在学员中名列前茅,还在全校名列第六。 这一切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2015年6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2018年毕业时,他已经成为了全系的第一名,并因出色表现荣获了三等功,“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标志着他全面发展的成果。 2018年9月12日凌晨,他和战友们正在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训练队伍行进至济南至邹城的公路时,意外发生了。突然,一辆严重超载的重型货车失控冲向他们的队伍。 此时,王成龙的反应并不是选择逃避,而是毫不犹豫地大声警告战友,并迅速推开了身边的曲鸿健。 这个动作几乎是本能的反应,这一推却使他被车撞飞,最终被卷入车底。尽管他被迅速送往医院抢救,但由于多处骨折和脏器破裂,最终未能挽回生命,年仅23岁。 国家追授他“革命烈士”称号、一等功和“中国武警忠诚卫士”荣誉,成为对他短暂生命和高尚品格的最高褒奖。 被他救下的战友和其他同志主动承担起照顾王成龙父母的责任,他们的关怀和团结让王成龙的家人感受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无私的支持。 虽然王成龙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和价值依然在每一个曾被他感动过的生命中延续。
